第649章大雪(2 / 2)

按照徐庶的意思呢,反正已经耽搁了五天时间了,宛城那边如果有变,现在赶过去也已经来不及了,倒不如就在邓县暂时休整一下。

这不是襄阳那边,马良的第二批粮草还没运来嘛,正好,咱们也不要着急进军了,先等粮草到位后,再进军宛城好了。

可关羽还是不甘心,也有点不想就这么放弃进攻的好机会.万一曹魏那边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来主持宛城防御,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支援呢?!

再一个,如今已经是深冬了,今年是老天爷给脸,一直没有下大雪万一拖延上几天,天降大雪的话,再进军宛城,那不是更麻烦了么?!

然后吧.关羽的嘴,就跟开了光似的,第二天,中原大地就开始降雪了,而且这一下,就是连着下了十几天的时间。

这下关羽就算想要进军宛城,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用兵了,至少得等到雪停了,看看化雪的速度如何,才能决定是不是要进兵。

就这样,天降大雪,暂时阻住了荆州军团北上宛城的步伐。

而同样的,隔壁的关中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皑皑了。

中原腹地本身气候条件要比关中地区更好一些,都已经开始下大雪了,关中地区就更别说了。

关中地区,从十二月初的时候就开始下雪了,一直下到现在,不管是进攻方的大汉北伐军团,还是防守方的大魏关中军团,全都倒了大霉了。

进攻方的大汉北伐军团不用说了,好不容易在渭水击溃了曹魏中央军主力,虽然让曹魏的关中军团撤回去了一部分士卒,但终究算是彻底占据了眉县附近的关中地区,有了进入三辅的跳板,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可惜,一场大雪,让本来打算乘胜追击的北伐军团,不得不暂时撤回眉县休整,同时刘备还得赶紧传令武功县方向的张溪,让他赶紧暂停进军三辅的计划,原地休整待命。

也就搭着偷袭眉县后缴获了足够多的粮草,否则这个大雪天,对北伐军团的后勤压力,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而处在防守方的大魏关中军团呢,大雪突降,确实是给退守长安的曹真,郭淮带来了少有的喘息机会,本来是个休养恢复军心士气的好机会。

但架不住,大魏天子发话了,要曹真带领关中军团撤离关中,弃守长安。

对这个诏令吧,曹真和郭淮,多少还是能理解的。

虽然如今大雪封路,蜀贼一时半会儿的,杀不进三辅来,确实可以稍微喘一口气。

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没有援兵啊。

这事儿,曹丕一时半会儿是解决不了的,除非他有魄力彻底掀开屯田民的盖子,否则的话,曹丕是没有办法立刻变现出一批士卒出来的。

虽然按理说,大魏仅仅在洛阳一地,还有五万多屯田民,再加上弘农,河东,河内等地的屯田民,加起来总数也不少。

真要征召这些屯田民入伍的话,也不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支援长安。

但问题在于,屯田民可是包括了所有男女老幼的,而能从军的士卒,只能是青壮.你把青壮都调走了,剩下老幼妇女来种地,这跟荒废一年的土地有什么区别?!

这也是曹丕没有胆略去跟世家们正式开怼的原因。

世家们侵吞屯田民,在意的可不是那些老幼妇女,他们看重的也是青壮你曹丕真要是全部征召入伍去打仗了,回头万一都死光了,他们侵吞谁去?!

这么做,势必会让司隶地区的世家们,都很不满的。

因此嘛,曹丕没有足够的援军来支援长安,曹真和郭淮,都是可以理解的实在不行,他们就收缩兵力,放弃左冯翊和右扶风,困守长安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如今连遭大败,撤回长安的所有士卒加在一起也不过是两万三千人而已,军心士气极度不振,万幸是大雪阻路,挡住了蜀贼的追兵但万一雪后化雪速度快一点,刘备真的兵临长安了,曹真和郭淮也不敢打包票说,长安一定守得住。

这个时候,曹丕的诏令抵达,让曹真和郭淮弃守长安,说实话,两人内心是松了一口气的。

但诏令的后半段,又让两人把这口气给提上来了。

曹丕诏令,要求两人尽迁三辅百姓和世家入关。

这大雪天的,百姓出门都不乐意呢,你让人在这个天气下迁徙数百里,全都退入中原?!

这确定是要活人,还是要死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