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江州密议(2 / 2)

再一个,你也不想想法正那个脾气,那个小心眼的劲,他是那种跟你讲利益的人么?!

你今天敢找他去说这个事儿,他明天就敢把你卖给刘备到了那个时候,蜀中世家除了落下一个“威胁君”的嫌疑,让刘备反感外,还能有什么好?!

这人居然还是张氏的家主,看来蜀中张氏是真的要没落了。

李禹都不想搭理这个脑残,转而看向了其他人。

而这时候,柳伸搭话了。

“江州都督李严,为人方正,乐于助人我等或可与之一谈,力促天子回都。”柳伸说道。

李禹听完,思考了一下,点点头柳家到底是不得了,这眼光,难怪能教出柳隐这样的人才。

东州派三大代表人物,法正,李严,孟达,如今也就是法正和李严混的最好。

但法正这人吧,性格脾气不太好,人缘也一般,虽然他确实受刘备看重,但他并不能代表所有东州派的利益。

而孟达这个人呢,早年因为一些事儿始终让刘备看不顺眼,因此虽然在东州派内部影响力不小,但在朝中的地位一直不高,甚至都不如东郡太守寇封的话语权更大。

想来想去,就只有李严,不仅是东州派的话语人物,他还出镇地方,掌控数郡之地,在朝廷里,也是一个实权人物。

当然,李严这个人,是不是为人方正,乐于助人,这个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李严能跟刘备说话,而且他本人跟诸葛亮等人的关系也都不错,这就足够了。

事情商议到这里,该有的应对方式也出来了。

三天后,成都李氏的族长李禹,就以嫡孙女联姻江州都督李严长子李丰为借口,亲赴江州,跟李严见面。

目的,就是商议一下两派联合,劝说刘备不要轻易迁都的问题。

而李严呢李严又不是傻子。

作为东州派的代表人物,他李严啥时候跟益州本土派代表的成都李氏有交情了?!

这事儿自己怎么就不知道了?!

前些年,这成都李氏不可一世的,可没少欺压东州派,李严也没少被人排挤和挤兑,否则以他李严的才能,会到三十岁还只是一个成都令?!

还联姻?!

不是来坑我的就算好事儿。

这里面必有猫腻。

可人家以礼门求见,商议的还是联姻这样的事情,李严也不好太不给面子,闹得太僵对大家都没好处,因此李严也只能是以礼接待。

公开场合,两人以礼相待,商议子女联姻大事儿,但私底下,李严总算是知道了李禹的来意为了阻止刘备迁都而来。

这事儿吧你别说,李严心动了。

就像李禹等人分析的那样,一旦刘备迁都长安,对东州派的利益影响,确实也非常的大。

东州派本来是一个松散的概念,从益州以外的地方,迁徙入益州的人,其实都可以归为东州派。

这些人里,可不是所有人都跟法正一样,想着衣锦还乡的,有不少人入川时间已经很长了,已经在蜀地生根的东州派,也不想着再折腾了。

再一个,李严作为东州派的代表人物,这些年东州派的势力却越来越弱。

倒不是李严领导无方,主要是东州派的人主要出身地就两个地方,一个是雍州三辅,一个是荆州随着荆州派进入益州,类似费祎这类迁徙入川时间不长的东州派,都已经改换门庭变成荆州派了,而随着三辅的收回,固然会有些入川时间比较长的原三辅世家不想来回折腾了,但想回归三辅乡里,重新发展的,也不是没有。

东州派的势力,必然遭到进一步的削弱。

按理来说,李严是南阳人,他其实也可以跟荆州派搭关系,算作荆州派的一员。

但问题是,李严在东州派,算是一众人群的利益代表,可他回归荆州派的话你李严算老几?!

李严这人,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

但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东州派这几年的发展很不顺利,法正地位虽高,但他基本不管事儿,孟达虽然有能力,但始终被人压在东三郡,头一直有个寇封压制,一时间也看不到出头的机会。

再这么下去,东州派就会变得越来越弱而没有了东州派的支持,他李严的位置也会变得很尴尬。

因此,李严其实也急需外援的支持,而如今李禹送门来了,李严要是不抓住这东州派最后的辉煌机会,那他就不是李严了。

李禹在江州呆了三天,到底跟李严说了什么,谁都不知道。

但世人都知道的是,在李禹离开江州后,就传出了消息成都李氏和江州都督府即将联姻,李都督之子李丰,将迎娶成都李氏嫡女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