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雍州防务(2 / 2)

曹魏真要用这种恶心人的招数来对付关中的话,张溪还真的没啥好办法来应对。

敌军如果真的只冲粮草庄稼而来的话,你再怎么严防死守,也做不到完全防住.什么时候出兵,烧哪个地方的粮田,完全是人家说了算的,今天心情好就不出兵,明天心情不好的时候,来个少量兵马长驱直入,拼着损失数百人的代价,杀到你长安城旁的长陵县,烧毁你的屯田庄稼,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不管怎么防,主动权始终是在曹魏手里,你只能被动应战。

兵力不够,又要照顾城防,又要防止敌军烧毁良田的.你能怎么办?!

总不能学后世大洋彼岸的那个大明白似的,在潼关外面修墙吧。

人家那是家大业大的禁得起折腾,就如今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大汉朝廷的物资财力,也根本做不到这点啊。

张溪一想到曹魏可能跟你打游击袭扰战的可能,顿时也头疼了。

说到底,还是关中如今兵力不足的缘故.真有十万人可以调动的话,他曹魏安敢用这种恶心的办法?!

来多少人都给你埋了。

可惜,如今再抱怨也无济于事,只能赶紧想办法,提前想好应对措施。

可张溪想来想去,发现还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

左冯翊地区没有太过于险要的关隘,又没有足够的兵力堵住敌人,只能是在自己原有的作战思路上进行调整。

根据张溪的推算,如果曹魏是采用这种游击战的话,大本营肯定是在潼关,以这个时代的游击战特性,曹魏的攻击重点,不太可能距离潼关太远。

中国历史上,其实很早就有游击战的概念了,不过这个时代的游击战跟后来的游击战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这年代可做不到什么“军民鱼水情”,因此,这个时代的游击战,进攻范围是有限的除非曹魏那边再出一个惊才绝艳的霍去病,否则游击战注定不可能离的后勤基地太远。

张溪仔细梳理了这年代军卒的作战方式,发现曹魏即使派出小股部队游击,那么作战时间也不会超过五天。

出发行军一天,返程一天,中间作战时间三天,用来损毁城外田园庄稼。

时间不能再长了,再长的话,就会被接到消息后来援的大汉军队给堵住,到那个时候,就是一个死字。

而以这个时代军队的行军速度,一天的行军距离,大概在四十到五十里路左右.张溪划出的距离潼关二十里的缓冲区,显然是不够用的了。

可如果再退后三十里,重建缓冲区数千顷良田可就全划出去了,这个损失张溪可承担不起。

因为朝廷跟荆州,益州世家的分化妥协政策,导致关中的屯田面积已经少了五千顷了,这要是再损失个几千顷良田,那关中屯田还搞不搞了?!

五十里缓冲区,再加上可能遭遇战火的区域.整个左冯翊,有四分之一的地盘都不能作为稳定的屯田区了。

而且如果再让曹魏趁机在左冯翊地区扎下根,继续往西推进这种骚扰策略.张溪总不能一直这么后退下去吧?!

扩大缓冲区的办法,张溪只能是放弃了。

必须要在正面围堵这些曹魏的军队。

而一想到这里,张溪就只能选择效仿关羽了。

当初关羽在南郡,是怎么在襄阳曹军的压力下,一点点的把战线往襄阳方向推动的?!

其实说白了,也不难,就是把整个江陵北部作为战区,根本不奢求这地方的粮食收成,不停的主动发动进攻,不计成败的打消耗战,消耗个四五年的,一点点的往北推进。

可这么做的话,自身消耗也不小,因此当初打襄樊之战的时候,关羽几乎是倾巢出动如果不是张溪留了一个王基在江陵,估计结局跟历史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而且如今的雍州,跟当初南郡的情况还有所不同。

南郡虽然只是一个郡的规模,但丁口不缺啊如今雍州丁口减半,张溪为了保证右扶风和长安地区的发展,又几乎把左冯翊搬空了,用来搞屯田。

这一下损失的,可就不是半个南郡的粮食收益,很有可能是整个左冯翊郡。

更何况,武关道那边的曹军也不会就眼睁睁的看着右扶风地区安心发展的,这种骚扰要是在右扶风也复刻一把的话,那以如今右扶风的邬堡数量,也不见得能完全防得住曹军的小股部队渗透游击。

思来想去,张溪依然没有什么太好的颁发,不得不内心咒骂——特么到底是那个缺德鬼想出来的这种缺德主意?!

也不怕这么做损阴德,后世儿孙个个是白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