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南下(2 / 2)

就这样,在安抚了一通襄阳世家之后,张溪又在襄阳停留了快一个月,协调处理各种堆积下来的荆州公务,一直忙到六月中旬,才启程前往江陵。

同行的,还有三万北征结束休整的荆州郡兵。

而随着张溪带着三万荆州郡兵南下江陵,第一个撑不住的人,就是公安守将陆凯。

去年年末,随着荆州军陆续回援,东吴方面眼见目的已经达到了,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撤兵。

周瑜撤回了江夏,而朱然则撤回了陆口。

至于攻下来的公安县,也不能不留人看守,毕竟江对面就是江陵,这么重要的地方,既然打下来了,肯定要守住。

朱然就留下了陆凯和五千士卒镇守公安。

以往呢,面对江陵城内的石苞和两万余人的守军,陆凯防守公安的压力真不算太大。

毕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九百零六章 南下 (第3/3页)

石苞要考虑的是整个江陵附近地区的防务,不仅仅是针对一个公安县城,所以石苞虽然兵力占优,但倾巢而出来攻打公安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再加上江东有足够的水军优势,完全可以在江陵发动进攻前用水军封锁江面,因此江陵对公安的威胁,真的不是很大。

但现在不行了如果算上张溪带来的三万士卒,整个江陵城囤积了五万多荆州郡兵,这是要干什么?!

防守一个区域,用不了那么多的兵力的吧?!

陆凯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的下令开始战备坚守,同时快速向陆口的朱然求援。

而除了陆凯感到紧张外,朱然和周瑜两个人也开始了自己的应对。

这两人不管是战略经验还是战略嗅觉,都比陆凯要强,陆凯能察觉到的危险,他们不可能察觉不到。

朱然的应对很简单,派出大量水军巡江,防止江陵方面偷渡长江,对公安发动突袭。

然后朱然赶紧上奏给吴大帝孙权,让他在豫章等地准备好援军,同时也写信给周瑜,希望周瑜对陆口侧翼做出保护性防守,拱卫陆口侧翼的安全。

朱然经过自己的判断,认为蜀贼很有可能会对公安动武。

而周瑜呢周瑜其实非常认可朱然的判断,但问题在于,周瑜也不能否决掉,张溪是要顺势从水陆两条线,夹攻江夏的可能性。

因此,周瑜也做出了自己的应对——亲自率领水军进驻夏口,看住汉水往长江的通道,同时让张承率领五千士卒入驻竟陵,防止张溪从陆路进犯江夏郡。

至于朱然的要求.周瑜入驻夏口,等于就是拱卫了陆口的侧翼,一举两得。

应对是做完了,但周瑜还是有些犹豫。

倒不是犹豫这样的军事安排有没有什么问题,而是对张溪的行动目的,充满了怀疑。

蜀汉真的是做好了跟大吴翻脸的准备了么?!

这个问题,别说周瑜吃不准,现在在建业坐镇的孙权,也有些吃不准。

虽然陆口和江夏两个地方都来报,说是蜀汉有异常兵力调动,有可能对东吴地界发动进攻.但是不是这样,孙权还是有所怀疑。

真就这么翻脸么.蜀汉哪里来的底气?!

不是刚刚打完一仗么,这才不过半年时间,就缓过气来了?!

还是说,张公的判断出错了,其实蜀汉根本就没有想要跟大吴维持现状的意思?!

不得已,孙权再次派人去请张昭过来议事这事儿不对啊,说好的坐山观虎斗呢?!

于此同时,周瑜却接到了一封来信。

信是张溪寄来的,这就已经很新鲜了都多少年两人没有书信来往了?!

而信里的内容,就更加让周瑜含糊了信中说,张溪在乌林江边设摆一小宴,宴请周瑜过江一叙。

这混蛋小子.搞什么名堂?!

难道还要来一次划界单刀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