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文聘忽悠瘸了(1 / 2)

 文聘听道贾诩所说,顿时哑口无言。以蔡中的德行,回到荆州肯定会把一切罪责推到自己身上,自己都能替他想出主意来,自己防范不严,使天子军队绕过博望偷袭宛城;自己救援不力,才使天子军队攻下宛城……

蔡氏是荆襄大族,蔡瑁更是荆州军师,总督荆州军务。主公正是靠着蔡氏等大族,才得以维持荆州稳定。蔡中是蔡瑁的从弟,如果他攀诬自己,主公就算知道不是自己的罪过,也肯定不会冒着和蔡氏决裂的风险,来保全自己。主公毕竟老了,壮志不在,一切以稳定为主,如之奈何啊!

文聘虽然对此心知肚明,但是还是说道:“先生言重了,我文聘受主公信重,得以领军镇守南阳之地。而今宛城军败,我屯驻博望之地。主公睿智,自能明察秋毫,岂会相信蔡中之言而责罚于我!”

贾诩听后,冷哼一声,站起身来,冷声说道:“哼!我对将军托以腹心,奈何将军竟虚言对我。连我都知道将军的能力和威名,刘表作为荆州之主,不会不知道将军的用兵之能吧?刘表若是信重将军,岂会让蔡中做南阳之主,而将军为副?”

文聘听到贾诩所言,哀叹一声,闷声不语,帐内诸将脸上也都露出岔岔不平之色。贾诩扫视众将一眼,见自己所说效果不错,接着说道:“荆州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北接中原,地处天下要冲。境内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人口充沛、民殷国富,天下诸侯人人都想取刘表而代之。”

“而刘表垂垂老矣,雄心不在,仅仅能维持荆州稳定而进取不足。如今乱世、诸侯逐鹿、不进则退,刘表迟早会败于他人之手,荆州也必会为他人所夺。将军就算此时回到荆州侥幸逃过一劫,将来将军和手下将士恐怕也难逃兵败身死之忧!”

贾诩说完,环视一周,然后对文聘拱手一拜,说道:“文将军,我的话已经说完了,既然将军不想对我托以腹心之语,我便也不多做打扰了。我回宛城之后,定会为将军周旋,说服陛下给将军放开一条道路,让将军回返荆州。诩不敢劳烦将军远送,但请将军令人带我等出营,你我就此拜别!”

贾诩说完,就想往营外走去。文聘这时正被贾诩说的背后发凉,心里发颤,哪能就这么让贾诩走了,连忙起身上前拦着贾诩说道:“先生慢走,先生远道而来,连一杯茶都没喝,先生如果就这样走了,显得我文某也太过失礼了。先生且先坐下饮杯茶汤,再歇息片刻再走。”

贾诩本来也就是做做样子,要是文聘没有拦住自己就真抓瞎了。现在听到文聘劝留自己,也便顺势坐回塌上,文聘令人奉上茶水,贾诩说了半天,倒是真有些渴了,便端起茶汤,喝了一口,然后才说道:“将军将我留下,可是有什么话想对我说?”

文聘听到贾诩所说,起身对贾诩一拜,说道:“先生之言,令人振聋发聩。刚才先生说了我大军的性命之危,那不知先生可有什么能指点我的?”

贾诩见文聘终于上钩了,也不多做拿捏,低头沉吟一会,说道:“将军何不带军投效陛下呢?陛下自登基以来便久经磨难,后又受困于长安,如今得以脱困而出,便犹如虎入山林、龙归大海,自此便可龙腾九天。陛下在华阴之时,赦西凉军民之罪,并承诺为西凉军民抵抗蛮夷之功,刻碑立传,陛下对待西凉军民尚且如此宽厚,由此可见陛下之宽宏大量也!将军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