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朕的助手在何处(2 / 2)

化明 五与六 0 字 9个月前

可是朕实心实意,知道几位爱卿辛苦,若李学士认真举荐可用之人,朕会十分高兴。”

李贤面露愧疚之色。

“这……是臣思虑不周,不知陛下可有中意人选,臣定极力举荐!”

“不,李卿也是为朕着想。”朱见深扶着额头,道:“只是年初,各地有民乱屡起,各地旱涝不均,百姓日子苦。

朕想若是能寻个三元及第,才华横溢,刚正不阿之士,便是解了朕心头之结,可哪里有这样的能臣呢,朕很忧虑啊。”

这样说着,朱见深把自己乌纱翼善冠轻轻摘下,递给怀恩,道:“朝中大臣诸卿比朕了解,如今朝中,大抵都是有事做的,哪里再有合适人选,诸卿以为呢?”

殿中稍微安静一会儿,空气冷了几分。

“陛下,我朝人杰地灵,没有臣寻不到的人,举荐刘吉是臣考虑不周,若是陛下有合适之人,臣便是三顾茅庐也要将此人请来。”

李贤掷地有声,他已经被陛下方才一番话,说的无地自容,甚至感受到了某种冷意。

朱见深道:“朕素来信任李卿,既然举荐,那……朕允刘吉入阁。”

闻言,李贤十分感动:“陛下如此看重老臣,臣不知如何以报!”

“陛下,臣想起一人。”彭时上前规规矩矩,言简意赅道:“商辂。”

朱见深摇了摇头。

“商辂是不错,可卿会不会极力阻朕,若那样,朕又怎么忍心,让诸卿失望。”

“陛下,臣也觉得商辂可用,与刘吉一同便是。”

陈文知道商辂是当初夺门之变后被削籍除名,但又不知道朱见深会不会对商辂有不满。

若举荐不好,还会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不过只有商辂一人能达到,三元及第,刚正不阿的要求,最合适不过。

陛下做事是极有主见的,并不喜欢阿谀奉承之臣,对于景泰皇帝也并非厌恶,于是就大胆赞成商辂。

虽然陛下,并没有提到启用商辂的话。

但,这并不重要。

彭时也在沉思,细心想想,陛下说的只有商辂具备,大明绝无第二人。

所以不举荐商辂,还能举荐谁呢?

于是彭时微微笑,沉默着。

“既然陈尚书与彭学士二人都举荐商辂,李学士以为如何?”朱见深不动声色,脸上表情并未有波动,接过乌纱翼善冠戴在头上,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李贤年纪也不小,他知道自己人生快到尽头了,而不再是以前怕别人胜过他,该为陛下分忧,道:“陛下圣明。”

朱见深起身,对李贤郑重的点头。

李贤与陈文见朱见深没有再自责否定,皆松了口气。

或许此时,他们已不再纠结谁会入阁,而是此事终于替陛下解决,纯属松了口气。

他们的反应都在朱见深意料之中。

朱见深点点头,缓缓说道:“无论商辂曾为何削籍,只要为大明百姓尽心做事,他便是大明的臣。

人之才干功过,不该因有些事而埋没,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李贤闻言,面色一顿,随即露出赞许之意,不愧是先帝之子。

“陛下所言极是,只要商辂为大明百姓尽心做事,便还是大明之臣,臣谨记。”

陈文对着李贤翻了翻白眼,但也对朱见深投去赞赏。

朱见深微微一愣,随即意识到了什么,便笑了笑,朝中对于谦,甚至景泰皇帝恢复名誉这种事儿,十分赞扬,呼声很高。

只要商辂入阁,今后这些事,也是可操作一波,来收买人心的。

事情解决,也已不早,朱见深并不想在处理其他事,摆摆手。

“退了吧。”

“臣等告退。”

立在旁侧的司礼监众人,也一同离开大殿。

看着众人离开的背影,朱见深也松了口气,疲惫感袭上心头,微微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