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郑玄(2 / 2)

郑玄只是摇了摇头,在刘汾的搀扶下重新坐了下来:“大人,老朽今日带来了全部的书籍,愿献给大人,期望大人能够全部刊印成书,造福后人。”

刘汾很是郑重的拜道:“郑老高义。”

郑玄只是微微一笑:“和大人比起来,老朽不过锦上添花罢了。”

刘汾见火候差不多了,脸上露出了愁容:“书籍可以印刷,但是能教导学子的老师却并不多。刘汾在青州和徐州各建了一所书院。书籍,笔墨纸砚都已准备齐全,只是却无人教授。小子没法,只好前去叨唠老师,可是也只能解决一所书院的问题。如今青州书院已无问题,只是这徐州书院却还未成找到能够教授学子的老师。小子如今也是束手无策啊。”

郑玄是什么人,多少大风大浪都已见过,刘汾这点小把戏如何能够瞒住他。不过刘汾此举也正合他心意。以他如今的年龄,早已没了高居庙堂的心思,一生苦学,虽满腹经纶,可是却还未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弟子。多少也是一件憾事,而刘汾刚才话中的含义,正好给了他一个机会。

郑玄微笑着摇了摇头:“大人何必拐弯抹角。如果不弃老朽这身残躯,老朽愿去徐州主持书院之事。”

刘汾大喜过望,连忙拜谢道:“郑老能来,刘汾感到万分荣幸。这就吩咐下去,会派士卒护卫您前往徐州。另外也会通知徐州的荀彧,让他准备好一切事宜。”

留下了郑玄,刘汾心中的石块终于落地了。青州有着蔡邕,如果徐州书院没有一个大儒坐镇,只会使两院的招生情况出现偏差,那就不是刘汾希望看到的了。有竞争才能有进步,尤其是书院之间的良性竞争,更加能够督促学子用心学习。

距离招生时间还有一月,从过年之时刘汾就借助商人之口将消息传了出去,七个月时间足够那些想要进入书院学习的学子从各地赶来。想想还真是兴奋呢,刘汾现在都开始期待起来,不知到时候书院招生,能够招来多少牛人。

“主公,赵云将军有信送来。”典韦走了进来,双手捧起一封书信递给了刘汾。

刘汾看着书信不禁陷入了沉思。赵云书信中所言严白虎的山贼已被平定,许贡与严白虎也死于乱军之中。豫章也已被周泰平定,太守朱皓誓死不降,在攻城之时被凌操所杀。会稽太守王朗到是机警,等到周泰大军一到,直接开城投降,江东已被平定。甘宁的水军也已出发,在徐和的引路下,前往夷州。

而法正等人则开始打起了山越的主意,没办法,江东地域广阔,只是人口稀少,严重阻碍了江东的发展。其实严白虎就是山越在吴郡最大的头目,不过已经被杀。

而丹阳的山越距离曲阿较近,首先列入了法正等人的攻击名单之中。不过数量不是太多,想必问题不大。剩下的就是豫章和会稽,法正等人已经有了一些计划,只是向刘汾报备一下。

其实刘汾在平定江东之时就已经考虑到了人口问题,徐州因为曹操屠城造成的恐慌,南下逃难至江东者就多达十多万人口,但是也只是杯水车薪。原本刘汾打算从青州再移民些人口过来,谁知青州竟然爆发了瘟疫,虽然最终找到了方法平息了瘟疫,但是也有数千人丧生。而且青州的人口也并不充足,这也打消了刘汾的想法。算来算去,也只有山越能够填补江东的人口空缺,对于法正等人的能力,刘汾还是有着相当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