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诸侯的反应(2 / 2)

“属下在。”

“由你二人驻守濮阳,以防刘汾。”

“是。”

曹操看似一直在蛰伏,其实早已有了规划。虽然占据兖州和豫州大部,但是今年的一场旱灾让其元气大伤。治下的人口也是十去五六,早已没有了中原腹地的繁华。曹操不得不思量着以后的退路。北面有袁绍不可行,东面刘汾虎视眈眈。南面袁术和刘表也不是短期可以战胜,只要他敢发兵攻打,青州的刘汾绝不会无动于衷,定会趁虚而入。眼看着刘汾和袁绍越加强大,曹操心中焦急。这时远在长安的钟繇送来了一封书信,愿意支持曹操西来关中。还在信中详细的分析了西凉军中的各种矛盾和弊端。曹操知道这是谋士荀攸的功劳,不过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个机会。得关中者得天下,此言并不算夸大。有着汜水虎牢等雄关,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关中地域广阔,人口稠密。虽经过董卓等人的祸害,不过比起此时的兖州豫州来说,还是要好上很多。最主要的是得到了关中,曹操就算跳出了包围圈,此后大可高居洛阳,坐看关东诸侯厮杀。等到众人精疲力尽之时,看准时机,以雷霆之势兵出关中,则天下可定。而且关中有着众多的世家大族,虽然对于世家曹操很赞同刘汾的观点,但是也并不妨碍他任用世家之人。世家多出人才,还有着大量的金钱粮草可以支持,这些对于现在的曹操来说实在太过重要。

两日之后,袁绍和刘汾也先后收到了汉帝的血书。

此时的袁绍比之历史上可以说大不相同。在沮授的规劝之下,袁绍也同意了奉迎天子,至于攻打平原之事暂且放置一边。

由大将颜良领两万精兵,军师许攸随行,从白马入黄河,顺流西进,直逼孟津。

而刘汾则有些纠结,狭天子以令诸侯。看到血书的第一时间刘汾就想到了历史上曹操所做的事。只是青州距离洛阳,中间还隔着曹操的兖州,而且周围袁绍等人虎视眈眈,他有些不放心此时离开。其次便是奉迎天子的弊端,历史上曹操奉迎天子虽然好处很多,但是此后的日子中,曹操与汉帝之间的争权夺利也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刘汾可不想留着汉帝这个不定时的炸弹,在自己领兵出征之时,在后方搅风搅雨。

不过一旁的荀彧满脸激动的进言道:“主公,此乃天赐良机,将天子奉迎到临淄,日后主公可奉天子已令诸侯,占据大义。必让袁绍等人不敢轻动,只要度过了今年,我军将不惧任何人的攻击。有了江东这块粮仓,只需两年,大军将不再受制于粮草的供给。到时再请陛下下诏,不服从者皆为叛逆,主公以正义之师出兵攻伐,定会势如破竹,万民归心。”

一旁的法正对于荀彧的奉天子已令诸侯有些不屑,毕竟他们已认刘汾为主,一但将天子奉迎至临淄,势必会抢夺刘汾手中的权利。不过迎天子来临淄法正还是很赞同,毕竟大汉历经近四百年,皇室正统早已深入民心,此乃大义,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将天子迎来临淄后可效仿李傕等人,将奉改为挟,法正觉得才最为贴切。不过这一切都要在天子能够被他们抢来临淄的前提下。

“主公,文若所言有理,陛下的血书绝不止一份,以免别人捷足先登,日后我军将会陷入被动,当立刻出兵。”

刘汾当然知道汉帝的重要性,虽然心中纠结,不过事情的轻重缓急刘汾还是分的很清楚。争权夺利的事还在以后,当前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曹操或者袁绍等人将汉帝迎走,不然自己将非常被动。

“陆路不可行,兖州的曹操绝不会让我大军通行。通知乐安的蒋钦,领兵前往西行,我将从历城登船,我要亲自前往。田丰,你可先行前去平原,协助黄忠。以防袁绍的偷袭。”

“属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