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成功救妹(1 / 2)

 周克早年也看过很多描述未来世界的科幻作品。

但凡在电子科技炒鸡发达的赛博朋克型末世里,EMP武器都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手段。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刻板印象,所以当初为周克准备安全屋的潜在反抗者,才会预存储那么多EMP弹药吧。

比如《终结者》系列里,人类反抗军跟天王的机器人大军打着打着,每每即将不敌的时候,突然一波强烈电磁干扰冲击,就让天网的无人机纷纷坠毁。

周克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这种。

载着他的这架无人驾驶飞机,在3000米的巡航高度上飞了大约半小时后,距离迈阿密机场,还有100多公里,距离基韦斯特岛则只剩几十公里。

巡航高度也渐渐降低到了1000米以下,航速减到600开始做降落准备工作。

正常的民航客机一般都会飞8000米以上,但迈阿密到圣安地列斯岛太近了,所以才会选择低飞。

周克严密观察着地图上的定位,然后趁时机差不多时,悄悄解除了手中EMP炸弹的保险,往无人机的主控电路箱一砸。

主控机箱当然是防水防尘的,还有防止误操作的防呆设计。

不过并不防故意的暴力破拆。

面对直接夯进机箱的EMP炸弹攻击,任何电磁兼容设计都跟纸糊的一样脆弱。

控制台立刻冒出一阵诡异的电火花,飞机连警告语音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强制中止了自动驾驶,弹出到古老的人脑托管模式。

虽然这个时代的自动驾驶技术非常强大,已经普及了20年了。但紧急状态下的人工接管,依然是存在的。

飞机内的一切电子监控设备,也在一瞬间被强辐射报废;与云端的通讯也失去了。

周克成功接管了飞机。

他知道机上没有降落伞,主办方也不可能为他准备,最多只有救生衣。

所以他必须选择在海面迫降。

幸好,无人驾驶失控之前,他就已经只有八九百米的高度了。速度倒没降太多,还有600700公里时速。(本来高速巡航的时候大约是0.9倍音速)

与很多外行设想的并不一样,要想完成迫降,并不是“高度越低、速度越慢”越容易的。恰恰相反,是“高度越低,水平速度越高”越容易。

因为速度低了,飞机就容易失速,然后不受控制地直滚滚往下掉。

最好的状态,是先把飞机降低到足够的高度,然后再压速度。

这架飞机只是自动驾驶系统被破坏了,动力结构和引擎并没有受损,所以控制起来还比较稳健。

尽管周克不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只上过两天模拟器,他依然靠着看主要指标,把飞机拐向那座连接基维斯特岛与迈阿密的跨海大桥。

然后还抽空给自己穿好救生衣、背上那个装着手术仪的背包。(放水包装至今还没拆,就是怕摔坏。)

500米,300米,200米……高度飞快地下降着。

直到100米之后,周克才开始关闭引擎出力,并且拉高机头仰角,把水平时速降到200公里左右,到了失速的边缘。

要是民航机迫降,一般都是不敢让机头过于上扬的——这招只在小型机,比如舰载机着舰时采用。

因为机头上扬的着陆姿态,可以让水平速度减速效率最高。在滑行距离很珍贵的航母上,这非常重要。

但民航机如果也用这种姿态,很容易导致机尾比起落架更早接触地面/水面。由于大型机的结构强度较弱,坐在机舱尾部的那部分乘客,几乎等于直接被宣判死刑。

但周克就没这个顾虑了。

他开的是小型机,自己坐在机头的位置,机尾就算炸烂了,只要能为他提供足够的缓冲,牺牲就牺牲掉好了。

他选择了综合速度最小的着海方式。

“嘭”地一声巨响,机身猛一顿挫,然后又向上微微弹起十几米高,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疲劳声。

死死绑着驾驶舱安全带的周克,连午饭都夺喉喷出,整个人都不好了。

整个飞机的机尾,就被他赤果果拿来当消耗品,成了刮水的减速板。

三秒钟后,机体重新落下,再次撞击了水面。机尾终于扛不住巨大的扭矩,直接撕裂断离了机体。

机头和机翼失去了结构的束缚,半贴着水面往前滚了七八圈。机翼如同两面划桨,被海水的阻力硬生生折断,却也让机体停了下来。

“完美!不计损毁的着陆,就是这么简单!”周克在驾驶席上足足喘息了十几秒钟,直到海水哗哗灌进机舱,他才成功解开安全带,跳了出去。

这是一架小型机,并不存在“沉没时卷起的漩涡”,也就不会把周克吸到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