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吐鲁番与哈密卫上(2 / 2)

“兄长放心,有小弟在,就有柳城在”,苏里唐拍着胸脯保证。

“嗯”,阿不杜拉哈点点头,不再多说,率军疾疾乎西行。

??

美丽的哈密城,盛产“穹窿”瓜和美丽的姑娘。

这里原先是大明的哈密卫,位于古丝绸之路枢纽,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丝绸之路是中华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贸易商路,也被称为“金路”。明人以为,“惟今所谓哈密、齐勤、蒙古、罕都、安定、鄂端察逊皆前代中国之边境,所谓敦煌、酒泉、伊吾之故地,洪武、永乐中因其土酋内附立以为卫,其地处吾近边,薄于北部,不可概以外国视之”。

雄才大略的大明洪武皇帝逼降蒙元宗室哈密王兀纳失里等,设安定、罕东等卫镇慑哈密地区,“太祖既定畏兀儿地,置安定等卫,渐逼哈密”。太祖的努力在成祖时结出硕果,永乐大帝设哈密卫,“使为西域襟喉,凡夷使入贡者,悉令哈密译语以闻”。史称“登坛斩楼兰,传檄收哈密。功成勒天山,关河置津驿”。

然而,大明对哈密的管辖,主要是羁縻性质,哈密的实权掌握在当地大大小小的土王手中。至隆庆四年,叶尔羌的汗王征服了哈密的七个土王,哈密遂成为叶尔羌的属地,大明的哈密卫成了历史名词。

眉毛像弯月、眼睛大又圆,跳起舞来杨柳依依,畏兀儿的姑娘真的很美!再加上甜甜的葡萄干和“穹窿”瓜,哈密王木罕买提夏的心儿醉了。

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血统也高贵,是成吉思汗的第七世孙、察合台汗王秃黑鲁帖木儿的后裔。1605年,他率一千多士兵进入哈密,为了获得当地畏兀儿人的支持,自称是来自阿拉伯的圣裔。这其实是为加强自己的威望而编造的谎言,就如同汉人做了皇帝后常常会编造自己出生时的祥瑞以证明自己是天之所命一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当地畏兀儿人的支持下,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木罕买提夏是个狠人,做了哈密王后,连老祖宗成吉思汗都不认了,命人在王府镌刻了一块石碑,上书“穆罕默德的圣裔”七个大字,还称自己的家族是有着高贵血统的“白骨头”,非王族的人都是“黑骨头”。为了维护神圣不可侵犯的血统,规定王族不得与“黑骨头”通婚。

正应了那句话:心肠不狠、江山不稳。

哈密王正在吃瓜欣赏歌舞,亲家白山派和卓玉素甫走入了大殿。

哈密和喀什噶尔信奉的是白山派,和信奉黑山派的叶尔羌、吐鲁番等地格格不入。其实,黑山派和白山派都属于苏菲派中的纳克什班底教派,经义大同小异,区别就在于支持黑山派的多是吉尔吉斯人、着黑衣黑帽,支持白山派的多是哈萨克人、着白衣白帽而已。木罕买提夏与玉素甫不仅是政治盟友,还是亲家。木罕买提夏的女儿和玉素甫的儿子伊达雅图勒(后世的阿帕克和卓)订有娃娃亲。

“殿下,刚得到消息,阿不杜拉哈率军返回吐鲁番城了。如今阿不杜热依木汗已死,诸子争立、内乱已生,您何不率军夺取吐鲁番,将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从黑山派手中解救出来?”玉素甫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诱惑。

圣战不圣战的无所谓,关键是“美丽富饶”四个字打动了木罕买提夏。他率领一万哈密军,气势汹汹往吐鲁番杀去。哈密的甜瓜、吐鲁番的葡萄,伟大的哈密王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