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治大国若烹小鲜(2 / 2)

他的第二把火烧向了自己的直属领地。裕勒都斯、叉力失、库车这三个府,老父亲已经改革完毕,设了知府、知县等官,无需再改。剩下的便是直属牧地了。他将自己的直属牧地划分为五个鄂托克,实行军政分离,以千户长专管军事,宰桑专管民政,德木齐管司法,收楞额管税收。最大的特色便是在鄂托克内増设千户长一职掌军,取消了宰桑的军权;其次,德木齐、收楞额等属官,虽然仍为宰桑属官,却由吏部考核任命。这便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三把火按说应该烧向辉特部内的鄂罗哩克、纳木占、阿勒达尔、额尔克等台吉。在各自的鄂托克内,他们既担任着宰桑,又掌管着军事,还可以任命德木齐、收楞额等属官,权力太大,容易尾大不掉!

可真要动手时,苏勒坦却犹豫了。这些台吉可不好惹,逼急了是要率兵造反的。思来想去,决定温水煮青蛙、慢慢来,仍让他们兼任宰桑、千户长二职,只将鄂托克内的税收权、司法权收回。规定鄂托克内的司法官(德木齐)、收税官(收楞额)不再由宰桑任免,而是由吏部任免。为了安抚这些诺颜,又规定这些台吉可以世代担任各自鄂托克的宰桑、千户长二职。

忙完这些,便开始完善军制。军队是苏勒坦的命根子,一定要改革,使其适应战争的需要。如今的卫拉特军制,仍然维持着成吉思汗时代的老传统。军队多由各爱玛克、鄂托克的诺颜们在战时临时征召。因为缺少常备军,所以军队的训练不足。好在蒙古勇士自幼在马背上长大,他们的勇猛彪悍弥补了训练不足的缺点。

征服了叉力失、库车二府,又荡平了内乱,如今自己的属民达到了三十多万,是时候建立一支常备军巩固统治了。有兵才能做王嘛!

苏勒坦的剑眉微颤,下定了决心。

他宣布建立一支一万人的禁卫军,驻守各处要地。十人为什,设十户长;三什为队,设三十户长、副三十户长;三队百人为哨,设百户长、副百户长、哨镇抚(军纪官);三哨为总,设都百户、副都百户、总镇抚;三总千人为营,设千户长、副千户长、营镇抚;三营为旗,设都千户、副都千户、镇抚使、粮秣转运使(六品,管文书辎重);三旗万人为镇,设万户长、副万户长、都镇抚使、都粮秣转运使。

为了增加蒙古人的认同感,他以成吉思汗的“怯薛军”来为这支禁卫军命名,并自任怯薛军万户长。在裕勒都斯府驻扎了八千人,叉力失、库车各驻扎千人。

又在裕勒都斯府编练一千步兵,在叉力失、库车各编练三千步兵,每鄂托克编练一百骑兵,这些地方军队,军饷比禁卫军低,人数大约八千,统称为“守备军”,各设守备管辖。

忙完这些,苏勒坦大台吉总算初步完成了在辉特部内部的中央集权,巩固了自己的大台吉之位。野心勃勃的他,每日秣马励兵,准备着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