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给饷(2 / 2)

所以,王承恩这老小子说话的还算是一针见血,崇祯皇帝意识到吴三桂的事儿不能拖着,必须在多尔衮平定叛乱腾出手来之前处理好。

就算不能直接把吴三桂弄死,也要让唐通给他添乱,和高第一块搅乱山海关内部的情况,只要吴三桂不能在山海关一家独大,那就好办!

如果山海关捏在自己手里,再把蓟镇和西北大营设起来,京畿就是固若金汤,建奴下辈子都主不了中原。

退一万步来说,高第、唐通,甚至吴三桂及关宁军将士的家属都留在京师,吴三桂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归降鞑清,那也要看兵士们会不会和历史上一样,跟着他傻不拉叽的找死。

崇祯皇帝想了没多久,便是点头道:

“拟旨吧,就让高杰带着主力增援宁武关,唐通带两百万两去山海关发饷。”

户部尚书倪元璐趁着崇祯皇帝和王承恩说话的功夫在下面整理语言,话音刚落便是出来说道:

“启奏圣上,此番抄范永斗等七大豪商所得已经陆续运抵京师,户部正在加班加点的清查,而且各地还有此七家不在少数的家产未曾动抄。”

“就目前情形来看,现银有七千六百余万两,其余字画、珠宝等珍奇异宝数目尚且无算,价值更加是无所计量。”

“所以臣方才说户部存银充足,臣以为,就算陛下勒令东北、西北两大营一齐兴建,也是绰绰有余。”

这次让倪元璐和内阁次辅蒋德璟留下来,不仅让他们两个倍感意外,也是崇祯皇帝经过深层考量之后的决定。

这两个人厂卫已经观察了很久,身上集中了历朝名臣所有的特征,所谓不畏权贵、忠君体民等等,虽然也有结党营私等污点,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崇祯皇帝为了自保尚且亲自促成保皇党的成立,倪元璐和蒋德璟若不成党,在这烂透了的大明朝堂之上又何以自保?

这不过是时势逼人强,崇祯皇帝表示理解,并且根本不会以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衡量一个臣子能否为自己所用。

听倪元璐这意思,似乎是对增设东北、西北两大营的政策非常看好,又在督促自己把东北大营一块搞起来。

崇祯皇帝想了想,却是说道:

“倪爱卿说的朕都明白,不过大明已今非昔比,京师各地处处需要银钱,兵员不足,军械未成,此番朕增加文武百官薪俸,暂时增置西北大营以剿顺贼就行了。”

说着,崇祯皇帝看向曹化淳、李若链等人,言辞道:

“此次建奴入寇,朕一直未能得到任何消息,想来必是朝中出了奸佞之徒,此事便是其一。着厂卫彻查,一旦查出任何蛛丝马迹,给朕顺藤摸瓜,沾上关系的都揪出来!”

“其二,朕此前下诏撤京畿防兵聚于京师,不少百姓都因此遭了难,朕决不能就此作罢,此事着工部办理,在京城各门外增设粥棚救济难民。司礼监拟诏,京畿各地均照此办理,将百姓的安居放在第一位。”

“翰林院的学士们在京闲待着也无甚么事情,领着薪俸不做事,就在门外给他们搭个棚子,太祖爷的大诰在京师每个门旁侧都挂上,让他们待在在那给百姓讲解大诰的内容。”

“讲得好的,朕另有升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