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恢复生产安定地方(2 / 2)

就这两点,崇祯皇帝觉得张鼐还是应该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不过毕竟流贼降而后反之事已成习惯,很多次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靠投降死灰复燃,不得不防。

思前想后,崇祯皇帝对张鼐的处置和在太原投降的蔺养成差不多,蔺养成如今被打发到黄得功帐下守喜风口,张鼐则任山海卫指挥同知,调往抚宁城屯守,防备吴三桂。

其实,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交给蔺养成和张鼐的都是留则有益,去之无害,可有可无的两个地方。

喜风口自天启年来就失去了御边的效用,仓促之间黄得功想要恢复其效能也很困难,至于山海卫更不用说,此地的指挥使早就和辽东军穿了一条裤子,本地卫所军士对辽东军惧怕更甚于朝廷。

让张鼐去上任,要是他真的想为朝廷尽份心力,倒有可能起到特殊效果,就算他伺机再反,崇祯皇帝也能在翻手之间将他彻底平定。

抚宁城是四战之地,以北不远便是山海关,以西几里就到了新划分的兀良哈镇境内,往南则是天津海防都督张名振负责,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角色,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崇祯十九年正月初三,守卫辽州的大顺军开始无条件向明军投降。

解散的大顺军部众上缴衣甲、军械之后被发配回原籍为民,老营的名单被张鼐亲自整理出来交给新上任的知州和守备手中,共有三百余人。

除了那日晚上和张鼐烤火的老营以外,其余那些都是后打听到风声逃过来的,这些老营中的五十人会跟着张鼐前往山海卫上任。

其余那些人除了一些罪大恶极的被发配回籍以外,大部分人都得到了一些卫所基层军官的职务,被调往山东登莱、云南、四川、宣大九边一带为朝廷效力。

经过一段时日的调派,原本在辽州境内的大顺军基本不剩下什么,大部分人被发回原籍,其余的就算被任命官职,也多是天南海北,再难以聚齐。

抚宁城也算是山海关附近比较大的城池之一,周围村镇和人口都有不少,加上地理原因特殊,今日又新入主了不少兀良哈种的蒙古人,除此之外,山海卫治所以及一些地方衙门都在城内设有总署。

张鼐走水路来到抚宁城的时候,已经是崇祯十九年正月初七,时任山海卫指挥使的许彪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他,并没有对从前是贼人的张鼐有任何闲言碎语。

张鼐虽然跟着李自成转战南北,但毕竟官场上还太过稚嫩。

许彪的一番甜言蜜语之下,张鼐和手下老营毫无防范,都对这种款待非常满意,喝的酩酊大醉,就这么被灌倒在城内。

许彪虽然不是奉命驻守在抚宁,但毕竟是山海卫指挥使,附近就这一个抚宁还算大城,不在这里称王称霸,难道还去乡下小城住不成?

虽然在心中对张鼐深有不爽,可他却还不敢公然杀害崇祯皇帝钦点的同知。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京畿一带几乎所有军将都忠于大明,黄得功、杨御藩和张名振等人都是狠角色,若被问罪,自己就算手下有些军力,在这些人手下也是毫无逃脱的可能。

所以许彪只是在第二日派家丁队将张鼐一行人分别监管起来,不得出入,暗自修书联络吴三桂,打算尽快将这个烫手的山芋弄到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