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三屯营之战下(2 / 2)

身旁那些炮手的惨样,看得余下的乌真超哈营炮手胆战心寒,这些人本就是明清在辽东战争中的逃兵溃卒之流,擅长打顺风仗,遇到硬骨头,自然军心颤动。

往常那些盾车后的清军此时会充当督战队的角色,威胁他们继续射击,然而这时候都没见清兵放话,却见是这些清兵比他们更惨。

他们其中,有狼狈不堪为了躲避到处飞射的火炮、铅弹而不甚落入脚下陷阱中苦苦挣扎的,也有被火箭和铅弹当场击中,粉身碎骨的。

眼见清兵就要成一盘散沙全面崩盘的时候,却见那达延古强撑着站起来,见到他,无数攻城的清兵一下子见到主心骨,登时开始狂呼着推进。

“攻城,都上,所有人都给我上!!”达延古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喊出这一声命令。

清军大阵中,传来了激昂的战鼓声,在后阵一动不动的无数的清兵齐齐一声呐喊,旌旗一下子全部高举,轰隆隆推动后续一大批盾车和冲车,立时黑压压如乌云一片压来。

三面清兵合围,有如浪涛一般,惊怒交加、铺天盖地的向蔺养成守备的西门急冲而来,这个时候,攻城的清军已经全数压上,逐渐开始和最后面等待的豪格部镶红旗骑兵拉开距离。

见这架势,蔺养成也明白清军这是不想再玩什么虚的,要用人开始堆城填沟了,当即也是起身站在众人能看清的城台上,高声大喊:

“弟兄们沉住气,听我号令,辫子贼这是狗急跳墙了,与他们拼了,援军就在后面,皇帝陛下就在遵化,大家要守住!!”

蔺养成站在明晃晃的高处,虽然成了活靶子,但是却相当于站到所有守城明军兵士的面前,一下子,有些因鞑子总攻而晃动的军心又逐渐稳定下来。

最前面瓮城的王富贵同样举起刀,高声大喊:“为了大明,为了皇上!”

“为了大明!”

“与这些鞑子拼了!!”

清军气势不小,城头明军却也不甘示弱,数千人齐声呐喊,爆发出一股震天的山呼。

清军不计伤亡代价,开始强行向前推进,成效也是显著的,很快就来到了王富贵把守的瓮城脚下,开始埋土填沟,架设云梯,用冲车攻击城门。

明清两方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以上的战争,似乎永远没有终结。

崇祯十九年年底,数十万大军云集在遵化、三屯营一带,小小的三屯营城,激烈的战斗再次爆发,经过最初火炮和远程你来我往的试探之后,兵士们开始短兵相接,进行惨烈的白刃战。

夕阳如血,双方围绕着瓮城进行数次你争我夺,就连豪格都带领镶红旗骑兵来到城下助战,最终,奉命把守瓮城的革左旧部王富贵喋血城头,一千余明军血战半日,全数阵亡。

西门瓮城守了半日,一个明军都没有苟活,终是告破。

蔺养成、马老二等人把守的主城关在鞑清肃亲王豪格亲自领队之下,变得摇摇欲坠,不多时,杨御藩镇守的东门传来消息,说是所有外城关已经全部丢失,多铎、阿济格等贼酋亲自上阵,请求援救。

其实援救一说本就是空谈,杨御藩重伤,就连前来传信的标兵说完话都已经不治身亡,而蔺养成孤军在西门主城关苦苦支撑,余下十二骑个个精疲力竭,又怎么能抽出兵力援救东门。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此战尘埃落定,再度以明军惨败告终时,城外重伤在地不能上阵的蒙古八旗都统达延古却忽然发现脚下土地在微微颤抖,砂砾也在欢快的跳跃。

待他转头看去,顿时惊大了嘴巴,只见远处地平线上,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正支援过来,探马飞速回禀,称连续多个方向都出现了打着大明旗号的军队飞速包抄过来。

他们打着玄鸟大旗,速度越来越快,人数最多的那支军队中军高举大明崇祯皇帝龙旗,两侧秦、马、戚、牛等数镇总兵旗号相继为辅,打前一列都是虎背熊腰的将官大汉。

行动间,由于人数非常多,这些明军又将大地震的通通作响。

在步军之前,约八千余骁勇善战的朵**兵正分成三个小股朝自己狂奔而来,他们个个挥舞着手中明晃晃的弯刀,眼中全是复仇的熊熊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