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辽国公之请大明天可汗(2 / 2)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李成梁死了没几年,努尔哈赤跟着自己亲爹和祖父的脚步,再次起兵叛明,这回,他赶上了好时候。

因为当时的大明内部已经给天灾*祸害得不成样子,各地流寇蜂起,官军疲于奔命,李成梁一死,原本服从于他的辽东军各地将帅据城各自为战,互不听从统属。

再加上李成梁之后继任的辽东总兵和巡抚尽是无能之辈,根本无法统御辽东各部,这才使得他迅速做大,直至如今这个妄图夺取大明江山的地步。

其实乌尔迈不懂鞑清这帮人的心思,若是蒙古,基本鲜少有什么人拿了好处还不干事,就算日后要南下,也不可能瞪着眼睛和大明作对。

毕竟他们都是实在混不下去抢东西去了,没人想着入主中原。

绫罗绸缎和瓷器那种东西做出来不容易,每个草原部落上的王公贵族都非常喜欢,封贡这种事儿最多算个面子上的文章,怎么看都是他们蒙古人赚了。

就连林丹汗在位的时候,也曾代表蒙古这边警告当时的的后金,说是不允许他们再钦犯明朝边境,钦犯大明,就是和蒙古作对。

他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从林丹汗给鞑清警告之后立马向大明颠颠讨赏的做法来看,还是为了和大明恢复封贡的关系,想拿好处。

忽然间,乌尔迈站出来说道:“臣谢陛下信任之情,恳请陛下允许我部族人可以与汉人通婚,学习汉人子弟的语言、习俗、文化,我们都想做大明朝的子民,不想当建虏的包衣奴才!”

“平身。”

崇祯皇帝也是对这种场景非常受用,自己下面这些人为了保护自己和大明朝,就连身家性命都能不要,自己给点封赏算得了什么,这都是应该的。

崇祯看下面将士个个面色兴奋的模样,自己心里也是好受得很,其实早就注意到乌尔迈的眼神在飘忽不定,像是有话要说,在犹豫。

却没成想,这货憋半天就说出这么一句,想通婚学汉人习俗?这是好事儿啊!

后世天朝怎么处理那些八旗后裔的,不就是用这招么,自己穿越过来那个时代,还有几个满人会说自己满语,会写自己语言的,早和汉人没甚么两样了。

要是眼下的多尔衮知道满人后来连自己满洲话都不会说了,不知道会不会直接气死,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基本和灭亡就没甚么区别了。

要是后世那个年头,有哪个满人跳出来说自己是八旗后裔,是皇族血统,你们这帮人都是老子的包衣阿哈,怕不是要被整个社会当成傻子。

崇祯皇帝巴不得兀良哈人赶紧被同化,其实也怕出甚么幺蛾子,乌尔迈提出这个请求,那可算是开了一个先河,既然他都敢提,自己为什么不敢应。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却是颇有兴趣的反问道:“辽国公怎么突然想起这事儿来了?”

乌尔迈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半晌才闷声道:“回陛下,臣之前老是想着出关回故土,入关几年了,这才发现,臣原来简直是见识浅陋。”

“现在臣下的族人都不想回到朵颜个伤心地,但我们毕竟还是外族,想在关内定居又谈何容易,若有人心怀不轨,迟早是个大麻烦。”

“臣想了很久,如果我的族人学习了汉人的习俗和语言,起码麻烦会小一些,至于通婚,那是臣下替我族内小伙子和姑娘们所求,恳请陛下准许。”

崇祯也是笑了笑,道:“这本是应该,辽国公有心了。”

“陛下您,您是答应了吗?”乌尔迈满脸不可置信,见崇祯皇帝微笑着点点头,这才带着兀良哈众人跪在地上,连声喊道:

“臣代族人谢过天可汗天恩!”

当然,崇祯皇帝压根听不懂他后面那些族人喊了些什么,也根本没留意乌尔迈话中称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