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已经耗不起的建奴(2 / 2)

现如今不同,建奴内部出了变故,金县之前的清军已经尽数撤走,便是县城之内,也就只有一千七百余人的汉军旗和三百人不到的满洲兵在守着。

上次孔有德反正回皮岛,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事,便是多尔衮听了,也没想懂这狗奴才心里咋想的。

你说咱鞑清对他不好吧,那不可能啊,整天吃香的喝辣的,还是三顺王之一,可这小子怎么就要跑回到大明做个参将呢?

在多尔衮看来,这等人可能就是个奴才性子,典型的墙头草,他跑了不打紧,连带着将清军仅有的几门红夷大炮又给拐带回去。

一下子,黄台吉在世时破费心力组建的乌真超哈营,基本上就只剩下一个架子了,基本没什么炮和兵了。

不仅是多尔衮,明廷的东江总兵黄蜚也不是很看好毛文龙的这个旧部,虽说反正是好事儿,不过这小子反正之前坏事干太多了。

反正这次金、复州是个送死的活,就让他去吧,不然留在东江镇也不放心。

镇守金县的清军牛录,此时只想骂娘,好好骂一骂这个狗奴才孔有德的汉人娘,他到底有没有娘?

金县总算是个县城,即便是经常发生汉人“作乱”和被人“偷渡”的事儿,这些年因为增兵驻守,也还算安稳。

建奴如今为了安置汉人,将汉人和旗人的上下等人等级区分开来,在辽东是用的庄田制度。

城外各处都是旗人的庄子,就像汉人官员在城内的府邸一样,旗人都喜欢在外头自己圈地设庄子,再养上一批汉人阿哈,男男女女把自己伺候的舒舒服服。

没事再随军入关去劫掠一番,或者揪出几个城中的汉人富户,压榨些钱财也怡然自得,日子过的逍遥快活就和土皇帝似的。

要不说多尔衮犯愁,满洲旗人日子走出深山老林日子过的好了,那些八旗贵族们更是个个都有庄田,忘老本不想入关也在常理。

但这金县附近有什么?

自明国天启年间便开始荒废,直到我大清占据此处,这才又重新派兵驻守,多年的战乱都是集中在金、复两处,没几个脑子被门夹的贝勒将庄田设在这里,所以也还是没啥区别。

说白了,金县比州城更偏僻,整个便是一鸟不拉屎的荒凉地方,这些年明军面貌一新,京畿几乎都被那汉人皇帝重新整理了一边,入关不再那么容易。

上次入关便是皇上(多尔衮已称帝)亲去,那也是损兵折将回来的,辽东毕竟偏僻,不如中原。

每当秋、冬季节,不免要饥民盈野,便是旗人也要冻死、饿死不少,毕竟关外就连野味也难得见到,满洲人更不会耕种。

建奴就像流贼,没有自己的供应链,为解决每年两季度因气候各种原因的内部消耗,他们就要入关劫掠以弥补损失。

近些年战争的逐步失利,使得清军再也不能入关抢掠大批的牛羊物资和人丁,这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便是辽东内部的逐渐崩盘。

这种崩盘不仅体现在粮食,而是建奴的各方面都在崩盘。

范永斗等山右八大家本来是辽东粮食、物资最主要的供应商,他们在关内被诛杀殆尽,已经令关外雪上加霜。

去年曹家分号都被明廷查封,这更让清军已经和大明拖延损耗不起了。

金县本就偏僻,再加上多年战乱,除了因清军驻守在这里的“稳定”之外,其它的是什么都没有了。

今年这才开春,多尔衮从曹家购买的物资还没运到,这就已经有不少人饿死了,若不是这牛录在强压着,旗人或许都已经开始堂而皇之的抢夺汉民财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