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传闻(2 / 2)

当然,农夫并不会关注各地文武交替的情况,他们只关心自己所收割的麦子,收起来以后还是不是自己的。

没多久消息传开,这些麦子朝廷也分厘不取,并且免赋三年。

这户农家是乱世中少有比较幸福的,家中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都完好无存地活着,并且在衙门分田时,由人头分得了二十五亩田地,甚至还配了一头耕牛。

耕牛啊,那是往日连想都不敢想,根本买不起的。

连续多天的劳累,使得这家农户精疲力竭,可一想到朝廷上免赋三年的政策,他们就浑身鼓足了干劲!

走上官道之后,农夫看见了几个熟悉的面孔,显然都是刚刚收完麦子,与他一样,抬着谷草去城内贩卖换银的农户。

打了几声招呼,农夫嘿嘿傻笑几声,他真怕这连日来幸福的日子都是假的,是过眼云烟。

不知是不是心里作用,官道上比田内要凉快些,几缕微风吹过,农夫的脚步也不自觉开始加快。

“得得得......”

这时,后方传来一阵马蹄声,一名手持塘报的禁军标兵,自官道上策马奔过,引得进出城内外的百姓们驻足相望。

不过很多人也就只是看一看,就继续投入自己的生活中去了。

在这种到处战火纷飞的年头,像这样的标兵自官道上飞奔而过,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事罢了,一天没有十几个也有四五个。

没什么好看的,就算有什么大事,他们也根本无法左右。

来到城内,可以见到,这个时候的西安城已经相比数月前流贼占据时,有了更多的生气和活力。

沿街开始出现许多叫卖的小商小贩,道路两侧也有一些店铺相继开业,衙门里的差役们和城防兵士交错巡街,给众人更多的安全感。

甚至一些平日三步不出闺门的女孩儿们,也是有了一些打扮,开始大胆的走出家门。

街上的青皮依旧不少,但今时不同往日,西安成了天子脚下,战力强悍的大明禁军就驻扎在城内。

无论什么人胆敢在这时候犯事,那都是给自己亲族上下找不自在。

当然,如农夫这般自麦田中挑担赶来的农户们,也在此时的城内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他与两个儿子挑着担子来到街边空地,往边上一蹲,就开始叫卖,不过这种谷草卖起来也要价比三家。

朝廷政策是收购,但商家也在采买,朝廷的这种政策让商人不得不提高价码,才能收到这些货物。

如果卖得好,担子里的东西不仅足够全家季度开销,甚至还能为家中添置一些桌椅等物件,或是购买些肉食瓜果,改善伙食。

只是想想,农夫就觉得兴奋不已,如果今后的日子都能这样,那该多好啊~

才刚蹲下不久,农夫的儿子就用胳膊肘推了他一下,农夫转头看过去,却是有些注意起来。

这个时候,正有接二连三的标兵们手持塘报,从西安城南门飞驰而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难以名状的狂喜。

“大捷,商洛大捷,闯贼死了!”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