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点点头,若有所思。
林子君这话可不是忽悠他,这是多年办案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了很多正反两方面的教训。
前世的时候,有一起强歼未遂案件,办案人问得过于详细,什么头脚朝哪个方向、嫌疑人左手做了什么动作、右手做了什么动作、先捂嘴还是先扒衣服、作案时间有多长,等等,结果,嫌疑人虽然承认了犯罪行为,但好多细节和受害人对不上,导致法院以存疑不起诉当庭释放了嫌疑人。
这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正面的案例也有,但远不如反面的更多,也就是说,问的太详细,坏处更多,不利于打击处理刑事犯罪。
林子君第二个谈话对象是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叫孟欣,和孟洁既是同村的邻居,又是一个学校的同学,是个外向型的话唠。小丫头对刑警新人的兴趣明显要超过对于案件的关注,竟然问他多大了,有没有对象,等等。问的小伙子不好意思,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林子君不得不多次打断小丫头的思路,把话题转回到电影场上来。
事实证明,凡是话唠,记性都好,认识的人也多。
这丫头不但清清楚楚地记得身边的熟人,就连隔着几个人的村民、同学、亲戚什么的都能记得,甚至能记得谁谁看电影时说了什么话,谁谁中途起来上厕所了。
比如孟洁,就坐在她前面隔一个人的位置,下雨前,她是最后一个去厕所的,而且,连续三晚上,她都在中途去过厕所。八月三十一号晚上,孟洁去了厕所以后,没多久就下雨了,她没看到孟洁回来。
这个话唠,真是好记性,林子君很高兴,故意多问了些问题,同时,花费大量精力获取她的记忆。
在孟洁去厕所之前,孟欣后面有个中年男人也去了厕所的方向,但没见着回来。一直到下雨了,电影散场了,她还坚持坐到放电影的人把放映机都收好准备撤退了,才离开现场,基本上是最后走的了,一直没看到孟洁和之前去厕所的男人。
经过林子君再三询问,孟欣确定不认识她后边那个去厕所的男人,以前连见都没见过。可惜的是,她也只见到那男人的侧脸,深色的T恤衫,和牛仔裤。
这个中年男人,嫌疑非常大!
林子君让刑警新人去镇子里买了一套素描用的铅笔,然后,根据孟欣的记忆,画出了中年男人的侧脸,和他的衣着。
孟欣看得两眼直冒金星:“哇,太厉害了,就是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