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万国衣冠拜冕旒(2 / 2)

皇帝和太子也是赶紧洗漱、沐浴、更衣,吃几个饺子就开始准备大朝会了。

昨天进宫来给皇帝拜年的都是京官,今天来参加大朝会的京官都是位高权重的,人数并不多,主要是地方官还有番邦的那些首领。

按理昨天没他们什么事,他应该能休息好。事实上谁也没休息,宫里守岁,宫外也过年,只不过娱乐形式不同而已。

这些地方官也好,番邦人士也好,对长安城的向往都是极深的,又赶上新年夜,谁会傻傻的睡觉?全都跑到街上体会新年的气氛去了。

从除夕到正月十五东西两市都不闭市,而且取消宵禁,从早到晚都是热闹欢腾的样子。

李泰送给百姓那么多的灯笼,还有那么多的蜡烛,他亏得很惨吧?才没有,他十几个店铺日夜营业,冰糖葫芦和烤乌贼更是铺满了街道。

算现金回笼,他的确是没赚着,还亏一部分钱,算上预售出去的商品,那就赚麻了,他花这点钱都不值一提。

为了这次大朝会,人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有来的早些的,有来的晚些的,好不容易盼到今天,全都穿上最正式的着装,心怀忐忑的来到宫门前。随着一声高喝,人们开始有序的走进宫门,也就是朱雀大门,进了门直接朝前走,就来到了承天门。

承天门是太极宫的南大门,它还是长安宫城和皇城共用城墙的中门。往北对应的是长安城正北的玄武门,往南对应的是皇城的南大门朱雀门。

承天门上建有高大雄伟的楼观,门外左右有东西朝堂,门前有非常宽阔的宫廷广场。

这个广场见证了大唐无数个盛典,每年的大朝会、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册封太子,以及阅兵和受俘等许多重大朝外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人们一进来就被承天门的巍峨与恢弘给震慑住了,都屏着呼吸的仰望,这也太宏伟壮观了吧?这可真是:

琉璃造就沉沉碧,宝玉妆成幌幌明。宫阁叠叠,脊吞金稳兽;殿堂座座,柱绕玉麒麟。

龙楼前,名花千年不谢;凤阁外,瑞草万载常青。m..

踏丹墀,个个玉簪珠履;登紫阁,人人紫绶金章。

金钟撞动,唐皇身披翠云裘;天鼓鸣时,万国衣冠拜冕旒!

看到这么多的人齐聚在承天门外,李世民也不免心潮澎湃,这一时盛况足以载入史册。

李世民站在高高的楼观之上,他的左面站着太子,右面站着吴王,太子的左面站着齐公公,吴王的右面站着陈文。

楼观之下左面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唐重臣,后面是各地的地方官员,右面则是以吐蕃大相禄东赞为首的番邦贵客。

按常理,今天就是皇帝在上面说一套官话,下面的人给皇帝拜个年,然后象征性的上几个贺年的奏章就结束了。

大年初一都挑好话说,不谈什么正事,真正有用的奏章一进京就开始往上报了,新年是要放年假的,正事都在年假之后才开始议。

但是规矩这东西有人懂,也有人不懂。大唐的官员都懂,番邦的那些人不懂,他们觉得今天的大朝会,就是开大会的意思。

一个个生怕自己当不成大唐的附属国,争先恐后的上奏章,一个个扯着脖子喊要拜大唐为宗主国。

草原人的名字又长,就听见某某可汗参见大唐皇帝,某某可汗上奏……

这时那些番邦首领里,一个莽撞的汉子突然站起来大吼一声:“都别喊了,听我说!”_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