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这到底是在罚谁(2 / 2)

“陛下说律法是全天下的律法,君臣上下都应该遵守律法,然而陛下却难抑私心,明知道宽恕党仁弘是错的,也还是要做,这本身就是一种罪行,天子不能向臣民认错,那就向上天认错,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去南郊谢罪。”

类似的话,陈文已经说过一车了,大家耳朵都听麻了,不过依然还是感动得流泪不止。

“陛下如此自责令臣等心下难安,陈公爷,你就行个方便,让我们进去吧。”

“唉”陈文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陛下命我严守宫门,任何人不得擅闯,奈何我年迈气衰,你们这么多人执意要闯宫,我也实实地拦阻不住哇。”

跟聪明人打交道,话根本用不着说的这么明白,一个眼神就足够。

陈文一句话说出来,众人当即心领神会,一把把陈文推得靠边站,连成一条线地鱼贯而入。

大臣们一个个呼天抢地地大喊,生怕在屋里喝茶的皇帝听不到他们的肺腑之言。

他们呼喊了半天,李世民推开窗子,红着眼圈地说道。

“党仁弘贪赃本该处死,朕念他有功于朝廷,且年事高迈,执意把“死刑”改为“罢官”。这种做法,是一种乱法的行为。既知错,便当认错,既认错,便该受罚。”

群臣听到皇帝亲口说出自责的话语,一个个感动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自三皇五帝以来,哪有君主肯认错的?

皇权天授的家天下时代,君王就是高于一切的存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律法,但皇帝是凌驾于律法之上的。

生杀予夺,全凭皇帝“圣心独断”,皇帝做事只有对,没有错,纵有错也不承认有错,哪有向臣下认错的君王?

纵观千年青史,能与当今圣上比肩的明君,有哪一个?

群臣被感动得稀哩哗啦,说什么也不同意皇帝去南郊请罪,非要逼着皇帝收回成命。

李世民无奈地走出房门,让人把草席铺到院子里,摆上香炉等物,他站在草席中央,说道:“你们执意不肯同意我去南郊,那我就在这里请罪好了。”

李世民说着转过身,面朝南方跪了下去,他刚朝南方磕个头,却听身后传来“呯呯”的声音,他扭头向后一望,见身后一个站着的人也没有了,全都以头触地的磕头。

李世民急忙站了起来,招呼他们也赶紧起来:“你们这是做什么?做错事的是我又不是你们。”

群臣频频叩头,齐声奏道:“圣上若不接受臣等诤谏,臣等就不起来,臣等愿替陛下向天谢罪。”

李世民倔犟,他带出来的臣子也倔犟,彼此之间谁也劝不动谁,就这么僵持住了,僵持了整整一个上午,群臣们的腿都差点跪断了。

李世民看着也是于心不忍,于是含悲忍泪地收回了成命,终于是答应不去南郊请罪了,但是南郊可以不去,该认的错还是要向全下认错,给百姓们一个交待。

李世民提起笔当即写下一篇“罪己诏”,认真地剖析了自己的错误所在,他写完以后对着群臣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遍。

“通过这件事,朕发现了三点不足。一是知人不明,二是以私乱法,三是赏罚不明。这几条弊病,朕将竭力克服,也望诸位极谏。”

李世民坚决地张罗了半天的南郊请罪,以大臣们在皇宫内院跪了半天而告终。ъitv

君臣们相视一笑,闲谈几句正要各自散去,陈文领着一个老道走了过来,众人回头一看,竟是常年不露面的袁天罡面圣来了。(.suya/69/69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