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杨倓自荐(2 / 2)

杨广的逆袭 莫笑忘1 0 字 9个月前

杨倓说的四个人,杨广都知道,推选的确实合理合矩,且四人确实也各有其长。

陈棱,字长威,无为县襄安人。祖硕,以渔钓自给。父岘,少骁勇,谯州刺史,及陈灭废于家。后高智慧、汪文进等作乱江南,庐江豪杰亦举兵相应,因为陈岘的曾为南陈旧将,想推他为主事的。陈岘本不想答应,陈棱劝道:“大家都已经造反了,咱们如果不答应他们,必为他们所害,不如假装答应,暗地向朝廷请降。”陈岘答应了。

后来,因为谋划不周,陈岘为乱贼所杀。隋文帝因为陈岘的功劳,授陈棱为开府,提领乡兵。

隋炀帝继位后,授骠骑将军。大业三年,拜武贲郎将。大业六年,与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兵万余人,自义安渡海,攻打琉球国(台湾),月馀而至。以张镇周为先锋,屡败琉球国土著军,斩琉球国王欢斯渴剌兜,及其弟欢斯老模,俘其子欢斯岛槌,虏男女数千而归。因此功,进陈棱为右光禄大夫,张镇周为金紫光禄大夫。

杨玄感之乱,陈棱率军万人攻破了杨玄感的起义起点,重要粮仓黎阳,斩其伪太守元务本。

后来,陈棱奉诏去江南讨贼,屡破拥众多则十来万,少则数万的孟让、杜伏威、李子通、左才相等贼,以功进位右御卫将军、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正史中,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弑杀后,令陈棱留守江都。陈棱在宇文化及走后集众缟素,备仪卫,为隋炀帝发丧。将隋炀帝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论者深义之。

陈棱最后的结局也十分可悲,因为他自始至终效忠于隋炀帝。在隋炀帝死后,他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就跟丢了魂一样,为李子通所败,投奔杜伏威,为杜伏威所猜忌,最终被赐死。

陈棱是一位忠勇双全、屡战屡胜的隋末名将,如果不是时局崩坏到不可救药,如果不是他至死要为大隋尽忠,这位百战百胜的将军应该会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他率南人留守江都是可行的。

至于崔君肃、陈政、柳调之辈,其履历虽不详见于史,但也颇负盛名,在前身隋炀帝的印象中也是颇有才干的能臣,由他们几个一起辅佐杨倓留守江都,杨广还是比较放心的。

基于前身隋炀帝对杨倓的特殊感情,杨广还是有些不舍,乃道:“倓儿,你要留守江都,就得离开圣爷爷身边了,圣爷爷要是想你了,怎么办?”

闻言,杨倓表情凝重的对杨广深鞠了一躬,大义凛然地道:“圣爷爷,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现在大隋正处于危难之际,倓而儿更应该挺身而出,为圣爷爷排忧解难!何况,老是待在圣爷爷身边,倓儿就像一只长不大的小鸟,永远都学不会飞翔。只有放手让倓儿自己去闯去拼,待倓儿羽翼丰满时,自会飞到圣爷爷身边,为圣爷爷尽忠尽孝!”

杨广听了杨倓一席话,心里比刚刚与杨暕冰释前嫌还要高兴,眼眶有些湿润地道:“好!好!好!倓儿深明大义、壮志可嘉,我杨家后继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