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剿匪方针(2 / 2)

杨广的逆袭 莫笑忘1 0 字 9个月前

在杨广的示意下,杨倓扶起陈棱,道:“陈将军还有什么困难,趁着圣爷爷还在江都,可一并提出来!”

陈棱望了望杨倓,转而看向杨广,道:“圣上,臣剿匪多年,深知匪患危害性,他们大多是全家老小一波流,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毁田填井,如蝗虫过灾,百姓们无以为继,除了逃亡,不然就得加入匪军,否则断无生路!”

“故而,天下若要安定,必要剿平匪患。然这些贼寇官军盛时四散而逃,官军一走,又下山为患,官军弱了,便会被群起攻之,是故,臣主张剿抚并用,给其一条活路,不至于和朝廷对抗到底。请圣上恩准能招安流寇、开仓放粮!”

说完,陈棱有些忐忑地低着头,他深知以隋炀帝以前的脾气是绝对不允许的,但今天杨广的态度格外的好,思想似乎也发生了变化,他想碰碰运气。

来护儿也赞同陈棱的方案,见此,咬咬牙,恭身道:“圣上,臣附议!”

杨广霍地一下站起来,当来护儿和陈棱以为杨广要发脾气时,杨广大声道:“不光是招安和开仓,还要对有功的贼寇给予适当的封赏,对于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和流寇要分散安置,并且以当地荒田分配给他们,帮助他们恢复生产,重新安居!”

“圣上!!”此言一出,来护儿和陈棱大吃一惊,这不像是杨广的脾性啊!

杨广微微一笑,解释道:“匪患之根本在于生存,百姓们生存不下去了,生活无以为继才会铤而走险,冒着灭族的危险,附逆造反。这也是匪患屡剿不灭、死而复生的根本原因!”

“天下之乱,首乱在秩序,当秩序被破坏了,百姓也就失去了安全的生活环境,生存没有了保障,从而变得无以适从,不是成为安安饿殍,就是变成了反贼流寇。”

“是故,朝廷要改变以往一味强硬的方针,对于地方而言,首要在于恢复生产建设,保证境内百姓安全;对于愿意归顺朝廷、无重大恶行的贼寇要予以收编和妥善安置;对于境内的百姓,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苦难,没有粮种的给予其粮种,没有房子的,各郡县要搭棚建屋。”

“总之一句话,首先要让境内的百姓心向朝廷,然后再一步步的扩充,把周边为贼寇所祸乱的郡县重新纳入朝廷的管辖内,最后彻底让百姓站到朝廷这边来,断绝贼匪的源头。如此,各地匪患也将有如无垠之水,他们的覆灭,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陈棱被杨广一席话说到心坎里去了,激动的道:“圣上能拿出如此切实有效的方针,真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有了圣上大的方针,在燕王殿下的带领下,臣必然能荡平贼寇,重建秩序,为圣上建立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杨倓也冲杨广鞠了一躬,正色道:“孙儿一定牢记圣爷爷教诲,落实好圣爷爷的既定方针,在陈将军的辅佐下,在江都闯出新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