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焦尾琴(2 / 2)

明明也是养在深闺,蔡琰却没有那些差不多出身小姐的坏脾性。

她没有那种艳压群芳的绝世好皮囊,只不过天生丽质的她此刻沉溺于音律琴艺,袅袅月色下,粼粼池水旁,却给人一种‘天下群芳无数,瑾瑜只此一家’的气质。

那位羊氏的婢女很懂事,既然主家的贵客小姐在院子外对月抚琴,她就安安静静地点燃好炉火还有熏香,闭口不言,只是乖乖地站在小姐身后随时准备服侍。

又一曲弹完,当袅袅余音逐渐散去,蔡琰停下了继续摆弄琴弦的打算,她将那双白嫩纤细的手指收起,喊了喊身后那位羊林伯伯替她安排好的,名字叫‘含桃’的婢女,“怎么了含桃,是有心事?”

含桃这时才终于从恍惚中回过神,迎向身前小姐的笑颜,她顿时羞红了脸,支支吾吾地摇晃起头。

“马上寒冬就要过去了,你这小妮子该不会是看上府上的哪位年轻公子了吧?”蔡琰打趣着这个比她小不了多少的婢女,言语温柔道。

这位相处没几天的婢女含桃,蔡琰觉得她不论是做事还是生活中无人在意的小细节,都与自己很合拍。

只是想着那日奉高县外,与她和父亲同行的婢女仆从的遭遇,她脸上涌现了丝一闪而逝的煞白,顿时打消了与羊伯伯讨要这位婢女的想法。

“小姐你说什么呢?”温热的炉火下,含桃的脸颊一如她的名字那般彤红,仿佛熟透了的蜜桃,不好意思道:“我是在想小姐你这么有才,未来到底谁家的士子有福气才能把小姐你给娶进门。”

蔡琰用手抵着胸口仿佛没将婢女含桃的话听进去,这位与她习惯相像,性子却颇为不符的婢女见小姐不再抚琴,她话匣子一拉开,可就没那么容易止住。

含桃伸出手指放在下巴上,四下没有外人,而她见小姐并没有回话,乐得自顾说道:“卫家的那位公子名义上说是来和蔡老爷求学,不过奴婢看得出来那家伙没安好心。”

这位自幼在羊氏长大的小妮子仿佛学着城里那些说书人点评时的语气,一脸的正色道:“而且看上去就像个病秧子,不长命的那种,小姐你可千万别被他给蒙骗过去了。”

月色还有炉火暖意洋洋的红光洒在那张通体漆黑的琴身上,更添几分韵味。

蔡琰此刻回过神,听着这淘气婢女的话,伸出手指在含桃额头前点了点,摇摇头道:“你这小妮子都能看得出来,你觉得我还看不出卫家公子的意思?”

含桃摸着额头,鼓起嘴,仿佛想起那天一起上泰山时的场景,坏笑道:“听说那位姓荀的公子今年才十六岁,却已经是吉乡候,我还听他身边那个像登徒子的家伙说那位荀公子不久后还是济南郡的郡丞,奴婢不懂诗赋,但小姐那天在泰山激动的模样,想必那首诗肯定不简单,而且荀公子送的狐裘大氅小姐也一直珍藏着没急着让奴婢还回去,奴婢想着小姐该不会对那位荀公子有意思吧?”

蔡琰气笑地捏了把含桃嫩得出水的脸颊,笑道:“你这多嘴多舌的小妮子,天色这么晚了,还不赶紧去睡觉?”

见小姐脸上掩藏地很好的羞赧,含桃看破不说破,不再继续多言。

她很是乖巧地替蔡琰将院外的那些炉火还有爽口的瓜果一并搬入房内,最后才是那件她感到很奇怪的一张琴。

琴尾焦黑,却不改琴身属良桐的本质。

琴名焦尾,乃是大儒蔡邕偶得良木之后命人制成,因为女儿喜欢,他便时常让女儿带在身边,就连这回北上也带着这件焦尾琴。

亡命江海、远迹吴会。

夫君早故、不幸入胡。

这对父女的身世仿佛一如这把历经焚烧磨难的焦尾琴,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