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出兵丹阳(2 / 2)

周瑜边拉芮良入内,边问道:“伯父没告诉你别的?”

芮良道:“没有。”

周瑜心想,也许伯父不知道袁耀愿不愿让吴景知道他行踪,所以也就不主动告诉他们。

周瑜把芮良拉进会客厅,命奴婢上茶后,对芮良说道:“文鸾,你确实不知道左将军大公子在这里吗?”

只听“咣当”一声,芮良放到嘴边的茶碗突然掉落木几上面,洒得茶水满桌都是。奴婢们急忙拿抹布来擦桌子。

周瑜见芮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问道:“文鸾为何如此?”

芮良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急忙说道:“公瑾,大公子真的在这里?”

“真的,”周瑜说道,“我们在这里一起开矿已经几个月了。”

“这么说,给左将军送去十万斤铁锭的是大公子,而不是蒋公子?”

“是的。”

芮良嘴角突然出现一阵抽搐,但很快他便掩饰住了,满脸高兴说道:“太好了,终于找到大公子了,听说左将军如今快急疯了。快,公瑾带我去见大公子。”

周瑜刚刚察觉芮良神情好像不对,但很快又见他恢复正常,心中有些疑惑,说道:“真是不巧,大公子如今出去探矿了,不在新港,过几天应该就回来了。”

“哦,那多谢公瑾,我马上回去把情况禀报府君,请他报告给左将军。”

结果,芮良还没坐稳,听到袁耀的消息后,立刻匆匆返回县府,向吴景发去紧急文书。

原来,袁耀逃离寿春之后,袁术以为他真的回到汝南、颍川一带拜访名士游学。两个多月后,老家来信,说袁耀一直没有回到老家,而且也没有任何消息送到老家,这时候袁术才有点慌了,怕他出了什么事故。

虽然过去袁术对袁耀关心不够,但是袁耀毕竟是长子,而另外两个嫡子都还年幼,在这个儿童死亡率奇高的时代,谁都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活到成年。至少袁耀十五岁了,最危险的年龄已经过去,活到成年的机会更大,又是长子,当然是继承自己基业的第一人选,所以急忙派人到处寻找。

然而,芮良听说袁耀在新港,惊得茶碗掉落,不是因为找到袁耀而高兴,而是因为,他此来的目的,是受吴景之命控制新港,却不料新港的主人竟然是袁耀。

芮良的父亲芮祉,丹阳郡丹阳县人,与孙坚年轻时便已相识,二人共同参加过讨伐黄巾之乱和羌胡北宫伯玉之乱。中平三年十一月,孙坚被朝廷征拜议郎,孙坚刚上任,恰逢庐江太守羊续调任南阳太守平叛,孙坚立刻表荐好友芮祉担任庐江太守(史书误为九江太守)。但很快,庐江爆发黄穰之乱,芮祉平叛不利,朝廷拜陆康为庐江太守平定叛乱,芮祉则改任吴郡太守。中平六年,董卓入京,任用大批名士为官,大儒盛宪被命为吴郡太守,芮祉从此免职居家。

从芮祉的简历来看,芮氏与孙氏渊源极深,芮祉的两个儿子芮良、芮玄后来都成为孙氏集团的中坚力量。这也难怪,吴景刚刚拿下丹阳郡,便命芮良担任春谷长,掌管丹阳唯一产铁的地方。

孙坚死后,吴景率孙坚余部投靠袁术,但是,他们并不想永久依附袁术。数月前,孙策致书吴景,自己即将居丧期满,准备到寿春跟袁术取回父亲旧部,到江东开创新的基业。

正好此时袁术计划出兵丹阳,吴景便向袁术请战。袁术为了安抚孙坚旧部,表吴景为丹阳太守,孙贲为丹阳都尉,率兵取丹阳郡。

江东是孙氏的基石,如今丹阳郡有富铁矿出产,能轻而易举生产数十万斤钢铁送给袁术,吴景等人打算控制这座矿山,将来送给孙策经略江东。后来又从周尚那里知道周瑜是矿山主人之一,吴景等人更是惊喜,因为周瑜和孙策是至交,周瑜既然是矿山主人,这矿山自然便成了孙策最大的助力。

谁知,这矿山的另外一个主人竟然是袁耀。

难怪芮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口突然一阵绞痛,仿佛被人在胸口插了一刀一样。而袁耀在春谷开矿,不正是袁术在江东的胸口插入了一把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