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0战而归(2 / 2)

大明都督 奔叔 0 字 10个月前

回到遵化,毛文龙写了一道奏折,包举毛承勇为遵化驻军守备,保举杨嗣昌为遵化巡抚,保举戚军为东江镇训诫参将。

当然保举请功的人不下上千,但唯独这三个人的职务相当关键。

毛承勇是自己的义子,草原之战中,他得到了锤炼,展现了他的忠诚,让他带着4000百战精锐复辽军的大军,驻扎在遵化,就等于扼住了大明北方帝都的门户,同时也让这4000复辽军,进行对草原蒙古的震慑。

杨嗣昌作为自己的铁杆一员,提升为遵化巡抚,掌握军政大权,如此一来,让这一片广袤的地区,成为东江镇不可撼动的基础之一,和东江镇皮岛周围势力互相呼应,在和未来的天津新城紧密联系,就在这个大明的心脏地区,形成了毛文龙最坚定的铁三角,这是一种布局,一种为以后自己的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毛文龙说的隐晦,但这样的布局在那些政治精英们的眼中,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路人皆知又能如何?皇太极的丰润偷袭,已经让所有的人感觉到大家保护这片地区都无能为力,现在的情况来看,也只能采取权宜之计,让毛文龙这个奸计得逞,等待以后大明恢复了元气,再将毛文龙驱赶出去。

当然,等以后大明恢复了元气,有能力驱赶毛文龙的时候,难道毛文龙会坐以待毙吗?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安排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之后,毛文龙第一时间前往遵化附近牧场的内附蒙古部。

大汉民族对内地的百姓,大多实行的是残酷的暴政,但对依附过来的异族,却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怀柔,用这种办法来彰显内地朝廷的宽宏,自欺欺人的要一种万族归心的假象。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被毛文龙胁迫过来的这个蒙古部落,得到了大明朝廷最妥善的安置,将这一片巨大的关内草原,封赏给了他们,还是给他们粮食以及农具物资,让他们感受到帝国的恩情。

当然,农具这东西给他们,简直就是莫名其妙的浪费,他们依旧在这里从事古老的生活习惯,放牧牛羊战马。

所有帝国做的这些恩情,毛文龙当仁不让的扣在了自己的脑袋上,现在,毛文龙就以这种恩人的心态,走进了这个部落,因为他准备,这次给他们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