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制度的改变(2 / 2)

大明都督 奔叔 0 字 9个月前

一个规矩又一次被通过,形成,制度就又一次被小小的完善。

当毛文龙按下鲜红的手印之后,看着手指头上的朱红,不由得感慨无限,好的制度就在这好的氛围里形成,没有了唧唧歪歪说东说西,就让大家愉快的接受,这是自己的功劳。虽然这些制度之中,还有这样那样的漏洞,当初自己不是政府高官,没有真正的从政经验,不过是了解了一些后事政策的皮毛,但在这时候已经足够了。

在这个年代,真正的改革步子不能太大,因为没有那个基础,步子太大了,容易扯到蛋。你在一个90%是文盲的地方,推行真正的民主,你就是在找死,就比如说后世的那个印度,就是鲜明的例子,真的将蛋扯的太疼。

通过了这道法令,大家赶紧将话题重新扯回正题,继续推荐首辅。

“朕以为,袁大人分析的真是老成谋国,所以,杨嗣昌这个人选朕比较满意,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下面的群臣再次小声的议论,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天启皇帝在上面敲敲桌子:“时间不短了,估计大家也有了自己的决断。”然后罗胳膊挽袖子的兴奋宣布:“同意杨嗣昌做首辅的请举手,咱们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哈,大家想好了再举手,举手了之后就不能再反悔了。”

在天启皇帝解释之下,诸位大臣纷纷举手表决,天启皇帝再次伸着脖子亲自数了一下,大声的宣布:“121人同意,21人反对,咱们别背后探讨,咱们按照规矩来,少数服从多数,就这么定了。下旨杨嗣昌,让他赶紧进京,他,现在开始是大明内阁的首辅啦。”

大家就有些蒙圈,这就完啦,每次推荐首辅不闹上个一年半载,不人脑袋打出个狗脑袋,不将大明的官场一次次撕裂是绝不完事的大事,就这么完啦。这效率实在是太快了吧,快的让大家有些措手不及啊。

然而这种措手不及,却让人感觉到一种清新舒爽,虽然大家已经在皇上的意思里,刻意的不再提那场人祸,但大家都在心中断定,却正是那场人祸,眼中的天雷灾难,消灭了一切阻碍朝廷正常运转的敌人,才有了这种新的气象。

天启皇帝看看冷冷清清的朝堂,对着顺位升迁吏部尚书的沈其荣道:“这是天灾,造成了我们几百个官员的殉难,造成了我们朝廷各个部门大批的职位空缺,这些空缺需要替补,否则整个朝廷就无法运转,沈爱卿这次你就要多辛苦。”

沾沾自喜的沈其荣走出班对着皇上道:“这是臣的分内之事,臣一定会推荐精明强干的官员,替补上原先的那一群人,然后报请皇上审核批准。”

天启皇帝就审慎地说道:“原先朝廷三派相争,将一个朝廷弄的是乌烟瘴气,而每一次官员的选拔,三个党派争的是你死我活,严重的拖慢了朝廷的运转效率。这一次天灾,让我们元气大伤,却也改变了朝廷的格局,出现了今天这样子欣欣向荣的局面,朕不想再出现原先的那种状况。”

沈其荣就再次施礼:“臣明白,臣一定不会辜负圣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