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党锢之争(2 / 2)

而张昭张子步更是深得孙策与孙权的重用,当初孙策在临终前就曾对孙权说过:“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由此可见孙氏兄弟对张昭的信任。

现在刘赟终于舍得将最后的两张诏书拿出来,也是因为这次去雒阳城很可能会与那些士大夫们站在对立的一面,所以趁现在还有些名声就尽量将他们招来吧,否则一旦自己对那些党人出手后,就绝不会再有任何的回旋余地了。

其实这两天来刘赟也想了很多,特别是那党锢之祸他也是认真地回想了一下,同时在结合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很明显这党锢之祸的根源就是士大夫们互相结为朋党,并主张改革朝政,罢斥宦官。甚至还有一批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学生,因为社会腐败,找不到出路,也要求改革。他们批评朝政,对掌权的宦官和附和宦官的人是深恶痛绝,因此才纠结了一帮人在朝堂上是大放厥词,因而招来了宦官们的抵制和镇压。

说起来那些宦官们都是一群无根之人,一旦让他们掌控了权势也是越发地飞扬跋扈了起来,这次使得整个朝堂上是一片的乌烟瘴气。要说那些党人没有私心,打死刘赟也不会相信。而汉灵帝之所以放任那些宦官们为所欲为,也是再跟那些世家门阀们赌气罢了。

想当初汉灵帝刘宏在十一岁时即位,那时候的他就是一个小屁孩什么都不懂。而上一代帝王汉恒帝刘志逝世后,则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司徒胡广等人把持着朝政,简直就把刘宏当成了一位傀儡皇帝。可是刘宏并不甘心当一个傀儡,所以才暗中指使宦官王甫、曹节等人发动了政变,并一举将窦武、陈蕃等人灭族,就算未被处死的族人也被流放到了交州,而窦太后则被迁徙到了南宫云台居住,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月辛亥政变“。

每当刘赟一想起这件事情来,也不得不佩服刘宏的隐忍,直到最后才一举拿下了窦武、陈蕃等人,并巩固了自己的皇权。

当刘宏正式处理朝政时,也曾想过要成为一代明帝。从破羌将军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全部被平定,到蛮族、妖道在偏远地区叛乱,被卢植、臧旻、朱儁等人平定后,刘宏也开始有些飘了起来。他认为天下已经稳如泰山,不必在亲力亲为地管理朝政了,所以他也开始享受起了酒池肉林的生活来,并且还在后宫里建起了一座西园来供自己享乐。

虽然也有不少的大臣们曾劝诫过刘宏,但刘宏早被奢侈的生活所腐化,哪里还听得进任何人的进谏。甚至还在宦官们的教唆下,实施起了卖官鬻爵来。而那些卖官所得的收入也全用在了西园的建设上,这也使得朝政是越来越衰败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