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杨修杨德祖(2 / 2)

“王爷,今日我来是想给你推荐一位贤才,此人家学渊源、饱谙经史,是难得的大才之人啊。”

“哦,既然还有如此的贤才,那本王一定要见见。”

当孔融听到刘的话后,立马就叫人去把人给请了进来。当刘看到进来的是他的长子刘新和一个年轻人时,不由得就问道:“文举,你向我推荐的人不会就是这位年轻人吧。”

“王爷,正是此人,他叫杨修,字德祖,乃是太尉杨彪之子。”

一听到孔融报出的人名时,刘立刻就知道眼前这年轻人是谁了。杨修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为袁氏族人。

不过刘对杨彪的印象并不是很好,这家伙是正统的儒学派,而且也是保皇党一系。当初刘将刘协带到了翼州后,杨彪便成了尚令,这官职可相当于丞相了,而且屡次与刘作对。好在这家伙有自知之明,并没有与董承、伏完等人同流合污,否则他早就被刘给清算了。不过这也说明了此人的老奸巨猾,他知道硬碰硬是斗不过刘的,因此才将这份怨念是放在了心底。

而刘根本没有给他反击的机会,当听到袁术在淮南称僭号时,就以杨彪与袁术是亲戚关系,想要勾结袁术废献帝,因此才将他拿下,并剥去了他的爵位、罢免了他的官职,将他是彻底的赶出了朝堂并永不录用。

当刘一想起这件事情来,看杨修的眼神就很不一样了。同时他还发现自己的长子刘新对杨修此人很敬重,顿时又让他想起了杨修是怎么死的了。

杨修此人确实学问渊博,而且人也是极其的聪慧。有人说曹操是忌才了,所以才杀掉了杨修。不过刘可是看过三国演义及三国志的,杨修真正的死因乃是他参加了多嫡之争。杨修可是曹植身边的侍读,同时也是丞相府的主薄。他多次参与了曹植与曹丕的继位之争,并帮曹植是出谋划策,差一点就让他的计划成功了。

而曹操的身边可不缺有才之士,像奇变横生的贾诩,深通兵法和政治的荀、荀攸叔侄,有胆有谋的程昱等等,这些人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能力都远超于杨修,却没有一个因为有才而遭曹操忌杀的,所以曹操因忌才而杀掉杨修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这家伙纯粹是犯了古代皇室权力之争中的大忌,参与了夺嫡之争。再加上杨彪、杨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观念与曹魏政权的利益有冲突,因此才招来了杀身之祸。杨彪、杨修可都是保皇党和复古派一系的人,而曹操则是个不拘小节的改革派,所以他们注定了不会成为一路人。

而刘的改革比曹操更犀利,也因此成了保皇党一系里的眼中钉。当刘再次抬头望向这位彬彬有礼的年轻人时,不由得就说道:“你叫杨修,听文举说你有大才,不知你可愿出仕呢?本王招贤纳士从不拘一格,只要你有才,本王就会栽培你,让你从底层做起,这样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