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县试(第二更)(1 / 2)

红楼读书郎 商狄 0 字 2个月前

 文和元年,二月初十。</p>

江南潮湿,连日的雨就没见停过。众多考生都为此头疼不已,担心县试当日也会下雨,影响自己的发挥。</p>

县令许平之坐在县衙里,却很是喜欢这样的雨季。</p>

一是下雨的时候,向来没什么官司上门,他能落个清闲。二是春雨润万物,能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就降下连绵细雨,想来今年农家的收成也不会差。</p>

县令任内每次的政绩考评很重要,许平之的这次考期还有一年时间,今年只要别碰上大灾大难,他应该能得个想要的结果。</p>

许平之是武定五年的举人,因能力出众被扬州知府赏识,提拨上来当了泰兴县令。他未中进士,虽是才具不足。但许平之通实务,善人事,办起事来反倒比一些迂腐进士更得力。</p>

泰兴县这几年没出什么乱子,也确实有他一份功劳。</p>

今日既有些许清闲,他坐在县衙内,不免关心起即将到来的县试。</p>

当今圣上将年号改成文和,用意自然不言而喻。许平之在心中偷偷猜测过,圣上如今已坐稳皇位,朝中的王公勋贵也都安抚的差不多。这个节骨眼上,换上年号文和,正是要大用读书人的信号。</p>

他有颗会揣摩上意的玲珑心,也想在官场中继续作为,对此次县试自然更加用心。左右闲着无事,便让人喊来绍兴师爷,准备再商量商量诸事。</p>

机会嘛,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p>

但有这份眼力劲的人,也不止许县令。</p>

李公明也不知从何处得到些风声,为了配合知府重建扬州书院,大兴文教。听说扬州府内的盐商,准备了一笔银两,准备在府试前,送于各县案首以及他们的授业恩师。</p>

听说最少也有一百两,这事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李公明既然知道,就绝不允许自己错过这笔横财。</p>

往年的县试,题目都十分简单。李公明平日虽然忙着准备乡试,在学生上没有花太多功夫。但自觉比起那些山沟沟里的夫子,总要强出一大截来,他此次岂能错过这份荣耀。</p>

况且李公明真正在意的是,扬州书院的重建以及盐商如此巴结讨好的行为,这背后是否在预示朝廷要有大动作呢?</p>

思及此,李公明顿觉心头血热,连日来把赴考的学生叫到身边督促,想再拔一拔这些幼苗。</p>

就在李公明耳提面命时,家中管事走上前,对着他一阵耳语。</p>

“什么?你说王先明就带了个孩子过来?”李公明皱着眉,有些奇怪道,“难道他门下那个读了四书五经的弟子此次不入场吗?”</p>

这种事问家仆,自然不顶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