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初步定计(2 / 2)

等张安国将他的计划娓娓道来,李汉堂越听越惊诧,对“白胡子老头”托梦一说便深信不疑了,这些计划不要说张献忠想不出来,估计连汪兆龄、徐以显也想不出来,又综合了满奴、大明、义军诸方形势,加上那老头的预言,实施起来的可能性还是高的。

到最后,张安国突然单膝跪下对李汉堂说道:“李大哥,尚有一事需要您首肯”

李汉堂见状心里已经有些明白他要说什么,嗔怪道:“怎地还叫我大哥?”,张安国脸色微微一红,讪笑道:“李叔,是我不对,你同意了?”

李汉堂叹气道:“听说你上次被俘后,喜梅这丫头一连几天都吃不下饭,不光是她,这大山上不知有多少年轻婆姨和丫头都在暗自掉泪,你小子怎地命这么好?”

张安国笑道:“谁叫我爹娘将我生的如此俊俏?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

李汉堂一脚踢在他身上,“去你的,还是说正事吧,能得你这样的佳婿,喜梅能有你这样的夫君,夫复何求?不过,接下来你有何打算?”

张安国这时收起了自己惫懒的模样,一脸肃容地说:“李叔,按照我等的计划,至少需要转战几千里,这婚事暂时就这样定下来,成婚的事等到了最终的目的地后再安排吧,否则一旦路上有孕了对喜梅也不好”

李汉堂怔怔地看着他,心里也感慨万千,这娃子跟以前的二娃子完全是两个人啊,以前的他大字不识一个,只晓得打打杀杀,哪儿能想到这么细的事?

他郑重地将张安国扶起来,“安国,我蹉跎半生,只有此女,还望你今后能善待她”

张安国说道:“李叔放心,我如果今后有半点对不起她的地方,必不得好死”,说完此话,他心里隐隐有些惭愧。

“好了,接下来收拢大山余部的事,你有何想法?”,翁婿二人重新坐下后,李汉堂问道。

“李叔,您久在山上,对目前山中各种势力应该比较清楚吧,可否说一说?”

“嗯,在你来之前,不瞒你说,我打的也是这个主意,不过正好碰上缺粮,正准备打霍山呢,还未来得及实施”

“小的势力就不说了,实在太多了,大的几百人,少的只有十几人,多为新近依附各大头领的势力,革左五营、曹操等北上后,也没跟着他们,仍留在原地,再就是依附于八大王的人马,潜山一战后,流落到各山头,这些人最多”

“大的势力有两股,一是从河南商城逃过来的曹操以前的亲信罗雁峰,纠集了上千人马,流窜于河南、庐州边界的大山”

“一是从河南沈丘县逃过来的贺一龙的义子贺小石……”

“小石?”,刚说到这里,张安国一声惊呼。

这贺小石年纪与张安国相仿,相貌也很俊秀,是革里眼贺一龙最亲信之人,贺一龙眼睛有些近视,寻常就把贺小石带在身边当做他的眼睛,在贺一龙大营里的传闻与张安国在张献忠大营里差不多,反正是污秽不堪。

与张安国不同,贺小石却是文武双全,否则也做不了贺一龙的“眼睛”。

张献忠带着队伍从湖北来到英霍山区后,张安国自然与革左五营的各大将领都很熟悉,不过最熟悉、最交心的便是这位被戏称真正的革里眼的贺小石了。

至于罗雁峰,其人是罗汝才的族人子弟,罗汝才在延安起事时便跟在身边,一直充当他的亲卫头目,并未有领兵的经历。

李汉堂不满地看了张安国一下,张安国赶紧施礼道:“李叔,对不住,您继续说”

“贺小石手下也有一千多号,不过老弱接近一半,多为以前贺一龙亲卫的家属”

“这两人怎么来到山上了,他们不是跟着曹操、革里眼在河南嘛”

“唉,这两人我也接触过,河南又发生大事了!”

“哦?何事?”

“闯王杀了曹操和革里眼!”

“啊?!”,张安国一听大惊失色,此事他已经从李安国那里知晓了,他吃惊的是李安国预料的果然没错,一开始还半信半疑,现在看来这厮确实是后世来的人!

“唉,我甫一得知此事也是大吃一惊,这闯王以前不像是这样一个人啊,怎地残杀起义军同胞来了?多半是他现在兵强马壮,又接连杀了朝廷好几个围剿的总督,朝廷精锐除了关宁军,多半在河南伤亡殆尽了,他看到大势已定便起了别样的心思”

“您从小石那里得知如今闯王有多少人马?”

“听说不下八十万,马军也不下十万!”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