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夫5(2 / 2)

(3)杂质:无论是人工或者机器挑选,都做不到完全无杂质(特定品种大虾米除外,比如鹰爪虾)。

(4)味道:取一个虾米放在嘴中嚼之,感到鲜而微甜的为上品。

(5)干湿度:市场上大多数海米的干度为九成左右,但是达到九五成的才算是上品。但九成也是可以的。

(6)盐份:有人说,工厂以加盐的方式来掩盖异味。事实并不是这样,异味是掩盖不了的。试想一下,得加多少盐才能掩盖异味?加盐是为了防腐,代替防腐剂。

(7)大小:海米有南方和北方海米的区别。南方海米较大,但是嚼头不够,价格不贵。市场价在60一斤左右。北方海米有山东和辽宁的区别。山东海米有五个品种(四小一大),是金钩海米的发源地。同一品种的海米,越大越好。

(8)新鲜度:在色泽,体型差不多的情况下如何分辨新鲜度?虾籽存于虾的头部,和身体相连。若捕捞到加工时间很少,则虾的身体的各部分流失会比较少,肉质较紧,所以虾脑会连接的比较结实。也就是说,身体上带虾脑的虾,新鲜度是最好的。而弯曲程度则不行。比如此后48小时都会弯曲,但是只有死后24小时以后虾脑不会掉(注:48,24非准确数值)。

(8)色素:网上所流传的用水泡,是否变色的方式,可以区别色素,但并不准确。因为没有加色素的虾,泡久了,水的颜色也会微变。

总结:不要挑选纯淡干海米,因为如果不用盐,他们可能会加一些尝不出来的东西做为防腐。新鲜度上遵循一等虾脑袋不掉,二等虾身体弯曲,三等虾无黑米。身体发黑的是最次的。

除了海米,疍民平常还会吃用一些海带、紫菜,这算是基本的饭菜。有客人的时候,或者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人,会食用一些熟鱼或者是鱼干。一般情况下疍民家里不会轻易动用鱼干的。这些鱼干不但可以换日用品,而且可以在疍民生病时,当作营养品使用。对于疍民来说,这些鱼干是家里的好东西,也是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

李知乐的父亲告诉自己的孩子们,疍民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没有。不过普通的疍民手里没有好东西而已,一些疍民秘密据点有疍民最后的本钱。李知乐的父亲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他们家是陈友谅的后人,当然有陈友谅的财宝了。他们家的祖先不但手里有一些陈友谅的好东西,而且他们自己有宝贝。在海上讨生活的他们,发现海里也有一些陆上没有的宝贝。例如海珠子,也就是海珍珠,还有一些珊瑚什么的。这些东西在陆地是价值连城的东西,不过疍民祖先有规矩,不准他们私下交易这些好东西。这些东西是所有疍民的,只有疍民到了生死关头,大家一起才可以决定怎么处理东西。李知乐的父亲是疍民中一个大家族的子孙,所以他有资格去参加这种会议。当大家都同意使用财宝的时候,他们家就可以分到一部分财宝,到时候他们就是有钱的人了。

李知乐后来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总是怀疑这个故事是假的,目的就是让疍民对自己家族有信心而已。要是真的有财宝的话,哪一代的疍民不会想办法上岸?就算清政府不同意,疍民可以去南洋不是清政府的地盘生活。为什么还要在海上漂流,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的活路,也没有钱重新开始生活。这笔所谓的家族,不是已经不存在了,就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谎言。

李知乐不但没有学会家族本事,而且李知乐忘记了家里的生活习惯,所以李知乐其实算不上是真正地疍民后代。虽然李知乐身上有疍民的血脉,但还是李知乐已经不算是疍民了。从李知乐被养父家收养起,李知乐就是福建某县东渔村村民家的上门女婿,一个彻头彻尾的童养夫李知乐了。

李知乐养父家和疍民有明显的区别,他们不会生活在船上,而且有自己家的房地产。捕鱼是他们的一个生活手段,但是不是他们家唯一的出路。在休渔期或者是淡季的时候,他们会种地做一个农民。所以他们既是渔民又是农民,在户籍上他们的本职工作是农户。他们不但要上交政府农税,而且要上交渔税,不然的话他们不准种地捕鱼。后来李家为了少缴税,不再捕鱼,直到李知乐长大后,才再一次做起了渔民的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