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狗屁不通支运法(2 / 2)

朱棣狠狠的瞪了朱瞻壑和宋礼一眼,随后又训斥了两人几句,这才气呼呼的让两人退下。

朱瞻壑这时却感觉莫名其妙,明明自己说的挺在理的,怎么朱棣连自己也一块骂?

不过朱瞻壑很快又被朱棣叫了回去,这次是在船舱里单独召见他。

“是不是很委屈?”

朱棣看到朱瞻壑进来,立刻笑呵呵的反问道,看他的样子,丝毫没有半点刚才的愤怒。

“委屈倒没有,就是有点想不明白,皇爷爷您明知道是我有理,为何连我也一块骂?”

朱瞻壑如实回答道。

“朝堂上的事,有时候并没有什么是非对错。”

没想到朱棣竟然叹了口气,接着再次道:“去年宋礼请求废除海运,可能是完全出于公心,也可能有他的私心,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漕运开始后,挟裹了太多人的利益,绝不是说废就废的!”

“可是海运才停了一年而已,漕运现在就已经尾大不掉了吗?”

朱瞻壑听懂了朱棣的意思,之前他训斥自己,估计就是不想让朱瞻壑再说下去,免得到时证明了海运有优势,但又无法废除漕运,使得他下不来台。

“漕运又不是从去年才开始的,事实上漕运的时间比海运更早,只是以前运河淤积,导致有些河段不通,所以才以海运为主,但漕运其实也一直没有停过。”

朱棣说到这里,忽然向朱瞻壑问道:“你可听说过支运法?”

“支运法?”

朱瞻壑一愣,随即摇了摇头,他虽然研究过漕运,但并不了解什么叫支运法?

“你不知道也正常,因为支运法是从去年才开始实施的……”

朱棣说着,简单把支运法讲解了一遍。

所谓支运法,其实就是把从南到北的漕运,分成四段,比如江西、浙江等地的粮食运到淮安,再由淮安运到徐州,由徐州再运到德州等,而且每一段都由不同的军民负责。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发动各地的民力,只要参与运输的百姓,就可以免除掉当年的税收,这样即减轻了朝廷的负担,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看起来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谁给出的主意?简直狗屁不通!”

朱瞻壑听后却气的一拍桌子怒道。

支运法看起来似乎发动了民力,又减轻了百姓的税收压力,但却把整段的运输分成四份,每份由不同的军民负责,相当于一批粮食要过手四次。

在这个时代,粮食就是最大的财富,哪怕没有条件,许多人都会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贪污,可现在漕运一批粮食过四次手,简直就是把贪污的机会白送给别人。

朱瞻壑终于知道历史上的漕运为什么那么受人诟病了,这些奇葩的规定,简直就是为了让人贪污而制定的。

朱棣这时老脸一红,在漕运这件事上,他有很大的责任,之前他太意了,或者说光往好处想,却忽略了漕运的种种弊端,所以才轻易的停了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