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洛阳纸贵(2 / 2)

每天三味书屋一开门,就有在外面侯着的丫鬟小斯模样的人来买书。

“各位,我们书屋最近为了回馈新老客户,实行买一本送一本的优惠,大家进来随便看看啊。”

“是吗,那我来两本《三国演义》吧,只需要支付一本的钱就可以吧?”

“我们书屋的《刺客传》和《列国传》都是很不错的,你们可以先看一看。”

“我说我要《三国演义》,你们不会没有吧?”

“抱歉,《三国演义》我们店不卖呢,你可以看看《史记》啊,太史公的这本书,绝对比那什么《三国演义》要经典多了。”

“经典,哼,你怎么不推荐孔夫子的《论语》?这更经典啊,没有《三国演义》就早说,浪费我的时间。”

……

新华书店。

“大家不要拥挤,排好队啊。”

长安城的人们在寻找了几天之后,终于慢慢的大部分人都知道,《三国演义》这本书只有西市的新华书店有卖。

这两天,房全带着几个下人基本上全天都在新华书店忙活。

三贯钱一本的《三国演义》,首印的一千本,很快就要不够卖了。

在这个一本薄薄的《论语》都要几贯钱,一套十二本《史记》卖一百多贯钱的时代,厚厚的《三国演义》第一卷只卖三贯钱,绝对算是个超低价了。

不说厚厚的一本书,其他书店要仿制的话需要花费的时间绝对不是三五天就可以的。

就是仿制出来了,各项成本算上去,三贯钱一本也是一个无利可图的买卖。

这基本上就可以说《三国演义》是新华书店的独门生意了。

对于开始试用活字印刷的张家书坊来说,虽然现在的印刷水平还比较初级,毕竟费时费力,活字的使用寿命也有限,但是成本相比传统的书坊仍然是大幅下降。

三贯钱一本虽然虽然不能说是暴利,但是每卖一本也差不多可以挣一贯钱,算是很不错了。

“店家,我要三本。”

“给我来两本。”

“五本,我要五本。”

虽然房全带着人在维持秩序,但是他显然是低估了长安人民的热情。

还好,脑子比较灵活的他,想到了当初自家少爷在面对香皂的抢购热潮的时候采用的限购方法。

“大家不要挤,每人限购一本,本店每天提供一百本《三国演义》。”

“店家,这第一卷已经有了,什么时候有第二卷啊。”

“第一卷的追加印刷以及第二卷的印刷都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了,大家不要着急。”

“怎么能不着急,我家大郎说了,今天要是不把《三国演义》给买回去,我这个月的例钱就没了。”

“就是就是,我之前几天去别的书店都没有买到,今天要是再买不到,我家娘子要发飙了。”

……

新华书店的对面,三味书屋的掌柜看着那人潮涌动的情景,那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再看看自家门可罗雀的大门,心中泛起苦、痛、闷,就如同店名一样,“三味”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