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榆林城的变化(2 / 2)

再看到大唐是这个态度,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改怎样做出选择了,也就难怪薛延陀振臂一呼,就有许多部落响应,几乎关中道以北的草原几乎都成为薛延陀的管理之下。

王玄策对于草原上的变化也是看的非常清楚,甚至比长安城的大唐高官们还有明白。

“伯爷,属下认为贞观三年将会是大唐最佳的讨伐东突厥的时候,错过了这个窗口时期,颉利有可能完成东突厥内部的整合,国力连续下降多年的突厥有可能迎来一个上升期……”

这是王玄策在年前写给张华的信中提到的观点,张华看到这封信之后,自然是充分认可了王玄策的见解,并且让他为今年下半年的战争做好准备。

历史上,大唐也就是在贞观三年八月开始讨伐突厥的,虽然有了张华这只蝴蝶的影响,但是历史强大的惯性必然还是会继续发挥着作用,不出意外,李世民任然会在今年发动大唐与突厥之间的战争。

今天王玄策出门就是和榆林城守军校尉与及县令喝酒的,说是喝酒,其实主要还是商讨一些事情。

作为榆林城的三巨头,凑在一起吃饭,没人会认为他们只是吃饭而已。

“王管事,张家商队的护卫力量已经很强大了,你还要继续增强?另外,你说的增加县衙巡捕的力量,我也觉得似乎必要性不是很充分啊。”

王玄策到了赴宴的酒楼之后,县令崔光和校尉宋磊也相继到达,崔光对于王玄策提出来的要求感到不是很理解。

说起来,崔光也算是榆林的老人了,能力虽然说不上多么强,但是胜在做事稳重,一丝不苟,这么多年榆林也没有出什么乱子。

“崔县令,不知道你留意了没有,北方草原的局势在去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年底的时候陛下更是敕封了薛延陀的夷男为可汗,草原上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据说今年冬天东突厥各地都是下了暴雪,原本就因为薛延陀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人心尽失的颉利,更是危机重重,我觉得这两年边境很可能不会安稳。”

“王管事好眼光,事实上去年四月份突利小可汗就派人去了长安,想要归附大唐,兵部尚书杜公更是向陛下请求征突厥,不过因为那个时候关中正好发生旱灾,紧接着又遭遇蝗灾,再加上朝中还没有做好准备,所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现在听王管事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很可能这两年朝廷还真的会对突厥人动武呢。”

宋磊作为边疆守将,反倒是眼光独到,听完王玄策的话,再结合过往收到的信息,立马就推测出了一些东西。

“啊?要战争了啊,没有收到朝廷的公文啊,算了,你们都是消息灵通之辈,居然你们都这么认为,那本县就配合你们就好了。”

不管是王玄策也好,宋磊也好,在长安城都是有靠山的,这一点崔光倒是看得很明白,自己之前提出疑问,无非就是想要一个解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