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春閨(2 / 2)

“……”呼……陈安、苏生等人松了口气。

张华咬牙切齿的继续道:“因为我也押了十万贯钱,赔率很高,一赔三,赌你们名列前茅。若是你们输了,我不会给魏王殿下打断你们腿的机会,你们的腿,我亲自来敲断。”

“……”

原本严肃的现场立马就变得有点滑稽,不过陈安他们一直绷着的弦反倒是放下了。

……

长安大饭店。

“长孙公子,我昨天去买了一千贯钱,赌南山书院今年中榜的不超过三个,赔率是一赔二,这赌场完全是在给我们送钱啊。”

“你还赌人家能够中榜啊,我直接下了两千贯的赌注,压南山书院中榜不超过一人,赔率直接是一赔四。”

“这次赌坊的动作很有意思,完全是把国子监和南山书院放在一起打擂台了。我压的是国子监将占据进士科和明经科前三名。”

长孙冲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在长安大饭店吃饭聊天。

南山书院的成立仪式规模庞大,一堆大佬出席,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也让不少人心中不爽。

前一阵子国子监去踢馆的事情,自然也是传的到处都是,不过让人郁闷的是南山书院赢了。

……

尚书省考棚已是里三层外三层俱都被长安县和金吾卫的人马围了个水泄不通。

无数的考生,鱼贯进入考场。

贞观五年年,已经是历史上第三四十次科举了,决定无数人命运的,终于拉开了帷幕。

陈安已进入了自己的考棚。

他心里颇有几分感慨,他自觉地,自己是应当感激院长的,没有院长,就没有他陈安的今日。

不说别的,要是没有张华的推荐,压根没有参加过县试和州试的陈安,压根就不会有机会站在今天的考棚里。

没错,大唐现在的科举就是这么随意,虽然张华已经给了很多改革建议,但是也不敢一下子直接推倒重来。

像勋贵高官可以直接举荐人员参加省试,就算是一个大漏洞。

慢慢改吧。

陈安深吸一口气,排除杂念。

虽是开春,可风依旧是冷飕飕的,看这天气,怕是过几日,还要下雪。这怪异的天气,实是难料。

陈安搓了搓手,接着从考蓝里取出笔墨来。

等到了吉时,有差役高呼:“知贡举有令,开题。”

“开题……”

“开题……”

唐代科举比较自由,一般只在几个大的州府稍微认真地选拔一次,合格者便可直接参加“省试”,省试名义上是由尚书省主持的全国性考试,相当于后来的“会试”,其录取人选与各人的名次全由知贡举一人确定。

知贡举一般是三年一换的,也有时一年一换,各人的学识、品性、心态不一,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个统一的标准。

为了减少作弊的可能性,张华提出的科举改革方案中,专门给知贡举配了两个同品级的助手,大家一起商讨名次。

唐时的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这种题目后世也有,名字没这么文气,就叫“填空”,大名鼎鼎。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贞观五年的进士科,还是以试策为主,对南山书院来说倒是个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