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提高思考的效率(2 / 2)

大家听完之后一副若有所思的面孔。黎紫絮知道这次和大家在一起准备的时间比较充足,所以希望一开始就帮大家把刀磨好,这对于接下来的“砍柴”大有好处。当思维方式和思维的效率不一样的时候,整个人的思考方式就得到了升华!

这个时候闻虚清向紫絮老师提议,是否可以讲一些有关学习方法的内容?紫絮老师欣然同意,回应到:“我们下一个专题就要着重的去讲学习上的方法,我总结了有十种,我先提纲挈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1、运用回想。读完一章节后,主动回想章节内容,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构建出章节内知识体系,大幅提升学习效果。 2、自我测试。低效的学习容易产生“学习错觉”,即似懂实则非懂,自我测试一方面能检测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运用了“生成效应”,有效建立、加固知识间联系。 3、对知识进行组块。这是一个学习、练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有意识联系,将分散的知识构成小的体系,类似于“打包”。 4、间隔开重复学习。长时间学习某门课程,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对较大的学习任务要分解为几个部分,一次只处理一个部分,总体学习效率会大幅提升。 5、交替使用不同解题技巧。集中练习一种解题技巧,只是在自动化的按部就班,起不到练习效果,可以平时用卡片积累一些经典题库,通过抽签等方式随机测试自己。 6、注意休息。高效学习耗费大量资源,必须及时休息进行调整恢复,高效休息是高效学习的前提。 7、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遇到难懂、晦涩的概念,都要想一想,怎样让10岁小孩都能明白这个概念,深入浅出将知识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理解了。 8、专注。利用番茄工作法,在25分钟内集中注意力,专注做一件事,不在乎结果,只在乎过程,培养专注一件事情的能力。 9、困难的事情最先做。精力充沛时,首先做最困扰的事情。 10、心理对照。想象过去的你,对比通过学习能够成就的那个自己,为学习注入心理动力。上面十个学习法则,如果细细品来都非常实用,每读一个都倍感收获,不过别太激动了,请先冷静一下,具体的原理你们还不是很清楚。那么,接下来且听我一一道来。”

对于学习方法的事情,大家都格外的重视,也格外的用心去听,比之前更加的集中注意力。黎紫絮也暗暗感觉到,还是让学生们占主导的效果更好一些。

于是黎紫絮对大家讲到:“10个学习方法可简单归结为四类:学习动力,时间管理,学习过程,知识检测。学习动力:解决学习坚持的问题;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过程:通过练习加固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检测:既是对知识的自我检测,也是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有心,我们会发现,这四类正好是学习的四个方面(这种分类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并非一蹴而就)。至此,一棵知识树构建完毕。用知识树串联起来的知识,将知识从平面变成立体,从知识孤岛挖掘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构建出了知识体系,这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方法论,我们就可以据此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对知识树进行更新,不断修剪、壮大知识树,更加精确地指导实践!最后,对构建知识树的两个关键步骤再强调下:第一步:自下而上形成元知识。这里介绍的10个学习法则非常笼统,其背后都有最前沿的科学实验作支撑,对于学生而言,一个元知识可能是一个章、一节的知识内容,如何将一个章节压缩成一个元知识,这考验功底。第二步: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很多人经过长期的学习、练习,对第一步的掌握比较到位,每个知识点单独拎出来都非常擅长,但涉及到考试或者知识运用就蒙圈了,这是因为宏观的知识框架没有搭建出来,不知道何时该用、能用什么知识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构建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这也是建立知识树的关键意义。知识树有多重要呢?根据“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原则进行解释,我打两个比方:1: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我们通常瞟一眼答案,或者别人一句提示,我们马上就知道怎么做,知识树就相当于这种高屋建瓴的瞟一眼,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至于具体怎么做,这就考验元知识功底,也就是我们平时的练习程度。

2:将军和元帅有什么区别?元帅制定战略,对于一场战争,他只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要不要发动战争,从哪里发动战争,用哪个将军打,这是战略层面,而将军则考虑现实技术性问题:如何打赢战斗,这是战术层面。知识树就相当于元帅,元知识就相当于将军,未经整合的知识点则是散兵游勇,毫无战斗力。至此,知识树构建完毕。老实说,构建一个知识树很简单,用时也很少,只需要在学习之余,多一点点反思、提炼,但就这一丁点的额外努力,却能为我们的腾飞插上翅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就是这么拉开的。

大家对这样介绍总是充满期待,而紫絮老师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每每说到关键时刻,下课的时间就到了,同学们都还有一些意犹未尽。多年之后,黎紫絮回想起这段讲课的历程,也是成就感慢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