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量度工具(1 / 2)

 老祖母看着地面上的五块石头,在思索着陈昊说的话。

其实部落人早就对春夏秋冬一个周期、早午晚一个周期有所认识,特别是像老祖母这种年长的人更是从历代先祖的实践中得到不少的传承。

那些记事用的绳子、秋收冬藏等的知识便是娲氏部落世代积累下来的宝贵知识,人类文明也是这样在一点点地往前行进。

老祖母以及部落人早就有时间的概念,但他们却不知道什么是时间。

现在经陈昊这么一说,老祖母就明白到“早午晚”便是时间,而陈昊却说有办法随时知道时刻,这是老祖母无法想象的。

陈昊看到老祖母在发呆,便不再打扰她,去忙自己的活儿。

首选要有度量衡,度量衡是科学之本,也是文明之基。

“长度!”

陈昊思考着,长度单位可不能随便划分,因为以后涉及到自己学到的知识,所以不能随便划分长度单位,至少,不能相差太远。

现在没有任何精确的长度单位,所以得算出来。

人类最初的长度单位便是用自己的身体的某部位,而在人体里,手的前臂骨叫尺骨,于是,华夏人便以尺为单位。

无论是外国的英尺,还是华夏人的尺,两者虽然存在着误差,但一尺的长度都是与人的尺骨长度类似。

“一尺,定在三十厘米。”陈昊如是想着。

接下来,陈昊又问老祖母要了一段绳子,顺便抓了一坨陶泥,他要去计算一尺(三十厘米)到底有多长...

这个就比较简单,一般来说,一尺的长度单位是以成年男子的尺骨作为标准。

于是,陈昊拿着一卷绳子,去量度部落成年男子的前臂骨长度,每量度一个人的尺骨长度就用陶泥捏在绳子上作为记号。

就这样,陈昊在部落里,将二十个成年男子的手臂骨都量度出来。

接下来,他将这条六米多长的绳子的两头结在一起,也就是说,这合并的绳子大约是三米。

于是,他又找来几根绳子,以此为标准,不断对折,测得一米、半米、二十五厘米、以及十厘米等的等份。

最后,他又找了一根笔直的棍子,在棍子上面刻上了米、分米的长度单位。

再找一根棍子,以绳子对折的方法,算出分米、厘米这两种小型刻度,将长度单位小型化。

“长度单位出来了,误差应该不会太大。”陈昊看着这两根棍子和那五条绳子,满意地笑了。

接下来,他决定制作陶泥尺。

首先要确定直角,这个原始世界根本没有直角的物体,但要测出一个直角其实也不难。

于是,陈昊直接摘了一块大树叶,对折了两下,于是,一个方正的直角出来了,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当他确定下长度单位的时候,这已经是两日后的早晨了。

部落人早就做完陶器,剩下一个干硬的圆形泥板给陈昊。

老祖母知道陈昊要造先祖的礼器,所以她非常支持他。

陈昊再次找来高岭土,和了一堆泥。

有了直角、长度单位就可以造出直角尺和量角器,但因为器具的缺乏,他无法制出5毫米以下的刻度,不过,现在也够用了。

数日后,他烧出了一套陶尺,其中包含量角器、直角尺、直尺、三角尺。

这是科学之基!

烧出陶尺后,他再次和泥,造出一个圆饼状的日晷,并且用尺子在日晷上刻上准确的时区。

“时间、长度。”

大树下,陈昊看着面前那完成的日晷,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