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岁星(2 / 2)

看到陈昊那么有兴趣,老祖母又拿出十二条打满结的绳子给陈昊,这十二条绳子都代表着从岁日过后,每一日打一个绳结。

这十二条绳子绑在另一条大绳子上面,代表着十二年。

陈昊接过这十二条绳子,数了数,他发现从第一条绳子开始,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多了三十三到三十五个结,老祖母又说,每年岁神出现后,下一年都要多打三十四左右个结,岁神就会出现,部落的人就会大一岁。

部落人会观测天文星星并不奇怪,只是陈昊没想到部落人竟然会发现这些天文知识和星辰的规律。

今日,老祖母要观测的星会从东面一直上升,到了清晨又从西面下落,这跟太阳每日的升降一模一样。

而且,老祖母还说,这颗星每年按照上年出现的日子再往后推多三十四日,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老祖母将这颗星叫做岁,每出现一次就代表一个周期,而十二年又是一个周期,这就是部落人记录时间周期的方法。

岁?

岁星?

陈昊看着天空中那颗正在慢慢上升的星星,也是慢慢明白到一些。

那颗星就是岁星,是中国古代人计算纪年的岁星。

岁星就是木星!

那就是木星的运行规律。

而今日,这颗木星从傍晚开始就一直从东方上升,再从西方下落,便是木星冲日的天文现象。

在平时,木星是在白天出现,白天有太阳,所以很难看到,但这一日却是木星从晚上升空,所以部落人便以为木星从这一日出现,便把它的出现作为一个周期。

这一日,木星、地球和太阳处在同一条线上,是木星最明亮的时候,被部落人观测到了!

部落人现在使用的纪年法是岁星纪年法!

也就是古代文献记载的天干地支!

部落处在黄河流域,使用的是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在远古的天皇时代已有“年岁”的概念,据古籍记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天皇氏创制岁星摄提纪元法,以“岁”来表示年。

原始干支(岁星)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在后来的传承中,黄帝时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在《史记》《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

燧人弇兹氏发现了北极星,天皇氏制干支、伏羲氏作甲历、黄帝合大挠作甲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时代的人虽然已经有纪年、年岁的概念,但好像并不完善,更多的是靠着一代代人对天文的观测总结,慢慢完善历法。

但木星的岁星纪年法用久之后,就与实际天象不符,甚至在西汉时期直接被人废除,只保留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便是融合二十四节气,也就是阴阳历。

老祖母和巫那些绳子就记录了数十年来,岁星运行的时间,是她们经过数十年的观测,好不容易总结得来的纪年周期。

陈昊顿时觉得,可以借鉴她们那些绳子,总结出这数十年来,木星运行的变化,从而可以算一算地球公转的规律,毕竟地球围绕太阳转可是分为平年和闰年,这样酒可以让自己更快地总结出阴阳历。

光靠日晷观测春分秋分日的变化是不够的,因为春分秋分日前后,日晷无法使用,会有几日的偏差。

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还要观测好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能总结出每一年的日期规律,将误差慢慢缩小,才能确定准确的历法。

但现在,有了老祖母他们这些观测岁星而总结的周期,就能加快这个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