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大漆下(2 / 2)

陈昊洗了一把脸,拿出其中个葫芦和一个大陶碗,将葫芦里面的乳白色液体倒在碗里,这种液体变得比之前更粘稠了,葫芦里面还有一层干涸硬化的褐色漆膜。

“大漆割下来,遇到空气就会慢慢变硬,我得赶紧点。”

陈昊取来一双筷子,不断地搞拌这碗大漆,才算把它搞均匀,大漆割下来不断会慢慢变硬,静止后还会分层,一般割下来,4小时左右表面干涸硬化而生成漆膜。

生漆(大漆)的经济价值很高,具有耐腐、耐磨、耐酸、耐溶剂、耐热、隔水和绝缘性好、富有光泽等特性,是军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基本建设、手工艺品和高端家具等的优质涂料。

生漆这种东西,在新石器时代就被人应用起来,并制成漆器。

目前还没看到这一带的部落会制漆器,就连发展程度最高的朱襄氏族,他们的木器都没有上漆。

生漆割下来如果不处理一下的话就会快速氧化,早上割的漆等到现在已经超过四个小时了,陈昊连忙捧着这碗漆,用一支大毛笔,给自家的桦树皮桶涂抹上一层漆,桦树皮桶是用鱼骨针线紧密地缝制起来,但它们会漏水,用起来十分不方便,上了漆之后,漆就会在桦树皮桶的裂缝和表面形成一层防水、防腐、防磨等的保护膜,桦树皮桶就不会漏水了。

如果将漆涂在一个编织得紧密的藤篮表面,同样,这个藤篮也不会漏水,涂在布匹上、席子上也会变成一种防水耐用的工具,漆器可以说是目前最容易发展的工业,所以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把大漆应用起来。

给弓上漆要等到秋季,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过,现在发现了漆,到时候复合材料时候再上漆就行了。

涂完自己家的桦树皮桶,陈昊又拿了隔壁藤嫂和耘嫂家的桦树桶给它们上漆。

上完这碗漆后,还有一个装满漆的葫芦。

陈昊没有打开用,此时外出采集的部落人也回来了,今早陈昊几个都没出去,陈昊来到老树下,给大家分配渔获,他特意地将所有的螃蟹要了。

回到家里,他煮了一锅螃蟹,把螃蟹壳剥下来收集在一起。

吃完饭后,他将这些螃蟹壳洗干净,把一个碗放在火堆上烧,把湿乎乎的螃蟹壳倒进去烤,将它们烤干,拿了一个石舂臼,将这些螃蟹壳倒进去磨成粉末。

他将蟹壳粉分成五个不等份,都称量一下。

又取来六个量杯,将那个剩下的装着漆的葫芦拿过来,倒入这六个量杯里,六个量杯的漆的量都一样。

将五份蟹壳粉分别倒入其中的五个量杯里,用陶棒搞拌均匀,并且做好记录,并且到外面看看日晷上的时间,把时间也记下来。

到了四个小时后,他再过来观察这六个陶碗,其中那个没有加入蟹壳粉的漆的表面已经干涸硬化生成一层漆膜,而其余的漆从蟹壳粉的量算起,越少蟹壳粉的漆就越硬。

ァ網

“蟹壳粉含有一种抑制生漆氧化的酶。”

“嗯,就从三号量杯开始,以后就按着三四五号的配比,制生漆、保存漆。”

陈昊在桦树皮上写上实验报告后,又将部落里其它户口的桦树皮桶都取过来,他还教导大家上漆,不过,在上漆的同时,他也做了每种漆涂抹在桦树皮上的记录,他要看看不同配比的漆的效果。

生漆干后,就变成褐黑色,上了漆的桦树皮桶果然都不漏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