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大丰收(2 / 2)

陈昊割完自己的两块田地,就出去忙碌了,那两个戎人女人被安排过来帮忙收割陈昊家的田地。

“怎么样?”陈昊快步跑到女族长的面前问道。

女族长经过两年的学习,终于学会了加减法,实在难得,不枉陈昊之前的教导。

“粟平均亩产五百斤、黍平均亩产五百斤、豆平均亩产三百斤!”女族长如实汇报。

别看这亩产数据十分惊人,其实这是粮食的毛重,比如部落人现在是将穗一起割下来的,而且还没有进行干燥!

这样直接称量,真正的亩产数据至少要减去一半以上!

“唉,估计粟、黍的亩产应该维持两百斤左右,大豆可能增产了几斤吧,大约一百来斤左右。”陈昊估摸了一下,根本上年的经验,大致地算出今年的粮食亩产情况。

陈昊接着又看了看桦树皮上记录着的各块田地的情况,每块田地上都有编号,甚至还有下种时间以及种植的人,甚至乎是什么时候施肥,施肥的此时都有详细的记录。

“今年春耕要忙着开荒,有些田地的庄稼错过了种植时间,所以导致这部分作物的粮食产量减少了。”

“看来要等到所有作物收上来后,才能进行详细的比较。”

为了部落的粮食,陈昊也是尽心尽力地去进行不断的尝试,希望可以摸索出一套完善的农业技术,帮助部落,发展部落。

农业是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农耕比游牧能多养活十倍的人口,还可以定居,形成文明的载体——城市。

只有不用直接从事食物生产的人口,才能创造文学、艺术、科技,人类文明才能发展起来。

而游牧渔猎由于只能养活很少的人口,且动物食物也不便保存,不用直接从事食物生产的人口极少,无法定居,也无法形成城市,文学、艺术、科技作品不便于保存,后人就很难在前人基础上创新发展,文明的发展就比以农耕为基础的社会缓慢。

要想让娲氏族更快地进入文明社会,就必须发展好农业!

可惜的是,虽然先进的种植技术为大家带来了丰富的粮食,但大家使用的蚌镰、石镰等收割工具却还十分落后,一百亩粮食,众人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将田里的粮食都收获上来。

“唉,我们的收割工具实在太落后了,今年都把上年攒下来的蚌镰用完了,又得去跟别的部落交换!”

看着石叔家里堆积如山的破烂镰刀工具,陈昊再次发出感叹。

因为收割工具落后,导致大家花在收割粮食的时间很多,而且镰刀这种工具的消耗量实在惊人!

不但是蚌镰,就连骨耜(铲子)、木耒(外形是一个树杈,原来是点种工具,现在是娲氏族人用来叉草或是制成用来筛选泥土的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