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寒(2 / 2)

她一脸愁容,十分焦急,这种田地上的豆苗,道:“今个冬季突然变冷,我们的大豆都冻坏了。”

陈昊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发现有很多大豆都萎了,原本昨日还很娇嫩的,可它们现在的叶子都皱了起来,像是要死一样,这肯定不是缺水,这明显是被冻的!

“我们田地里大部分的大豆都成这样了,怎么办啊?”

“我们今个冬季要白忙活了。”

“来年春季我们部落就没有大豆可以收获了!”

耘嫂和一群在附近劳作的村民都在陈昊身旁哭诉,希望陈昊能够为他们想想办法。

植物要有合适的温度才能生长的,现在天气突然变冷了,所以很多作物都被冻死了。

陈昊培育的这批大豆,当初是在秋天种下,选出一些能过冬的大豆进行种植,然后用这批具有抗寒性的大豆与其它具有抗倒伏、高产、早熟等特性的大豆进行杂交,花了几年的时间,又花了好几年的改进,才一点点地把这个品种比较高的大豆培育出来。

陈昊看了看这些大豆,当即摇头道:“当时我们选取抗寒性大豆的时候,那时候的温度没有现在低,所以它们遇到这样冷的天气,就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大豆是扛不住的,不过,我们也能趁这个机会,找出那些抗寒性比较高的大豆再进行种植,耘嫂,你派人去把没有萎的大豆标记下来,等来年收集其种子。”

耘嫂跟着陈昊摸爬打滚这么多年,她也懂得一些作物遗传学方便的知识,部落每年的作物培育工作都在进行着,现在她听到陈昊的吩咐也是立刻派人去选取优势大豆进行培育。

人类培育作物和动物的方法,无不是在众多个人体中选择某部分的优势品种,就像人类为了对抗病毒,就会拿各种动物做试验,若发现某只动物没有死,人类就会研究这只动物,从它的身上分离出对抗病毒的血清。

“太昊,没有被冻萎的大豆并不多,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冻坏的大豆会越来越多啊。”耘嫂很快又过来向陈昊抱怨。

“天气变冷,也就给作物保温!”

对于老本行,陈昊还是很有办法的,如果让作物不被冻坏,就在田地里堆上禾草,给树木的树身刷上石灰或是缠上禾草,禾草会慢慢腐败,在缓慢腐败的时候就会释放热量,正好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耘嫂知道这个保温的方法后,她连忙发散农业部的所有人员去为农户普及这种为作为保温的方法,甚至种树的族人也学会了用禾草保温的办法,太昊族拥有不少村镇县,普及这种方法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物力,虽然是要花时间,但也总算能抢救今个秋冬季种下的大豆。

部落来年的大豆收成肯定会受影响的了,不过也总比颗粒无收强多了,现在部落养了马,大豆变得更重要了。

接着他想了下,又立刻安排外交大臣去给太昊部族联盟内的各大氏族去普及这种为作物保温的知识,联盟内各大氏族的好坏,可是关乎到太昊族的利益的,如果各大氏族的收成少了,那就意味着太昊族的收入会减少,这是陈昊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一个月后,气温依然没有下降,这段时间,隔三差五就下雪,虽然下的风雪并不大,但对族人来说却是不小的影响,今年遭受寒流,一半的大豆田的大豆被直接冻死了,估计来年大豆产量得减少一大半,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庆幸的是上年攒下的三十万斤大豆,刚好能弥补上这个缺口。

“哎呀,幸好能挽回一些损失啊。”再次来到田埂上,看到大片被荒废的田地,陈昊很是感慨。

旁边的耘嫂也是连忙点头:“是啊,也不知道来年会不会更冷,如果天气变得更冷,我们培育的大豆怕是又要损失部分了。”

大豆是部落现在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大豆的特性是生长周期比较短,而且耐贫瘠,经过这些年来的培育,太昊族种植的大豆收成时间是越来越短了,而在陈昊前世的大豆这种作物特别就是收成短,耐贫瘠,而且它的根有根瘤菌,种植大豆还能肥田,可大豆什么都好,就是不耐寒,现在太昊族的大豆就是这种情况,一遇到寒冷,损失就会变得惨重。

“如果天气变得更冷,我们就要不得不改变现实的种植的方式了!”陈昊感慨说道,“种植大豆,与粟轮种,我们是要利用大豆本身的根瘤进行肥田,如果我们不种大豆,影响的怕不只是大豆,我们的粟的收成也会受到影响。”

这个时候,码头那边,突然有人过来跟陈昊说木筏队已经准备好了,陈昊就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跟着族人乘坐木出发。

他们沿着大河往东前行,来到阴康城之后就拐向北面,北面这条大河之流能通往朱襄氏族,这条大河被被朱襄族称为姜水,沿着姜水往北前进,路过朱襄族的时候,陈昊并没有进去,而是让队伍一直往北前进。

穿过一个比较长的湖,继续往北前行,河道两旁是一些平原和树林,距离河岸远处便是山坡,更远处便是高耸险峻之山岭,越是往北,平地就越狭窄,两边的山也是越来越险峻,根本无法攀登。

木筏队行进了一段路,喝道两边已经没有平原树林里,取而代之是只有十多米宽的过道,而河流和变得狭窄了许多,在这条姜水往北航行,抬头能看到两边皆是不可潘德的高山大锋,这条河道就像一条狭窄的过道,而太昊族通往北面,必然要走这条河道。

“兽林族人就是沿着这条河道迁徙活动,他们说,这条河道是北方各族通往我们太昊族那边平原地带的必经之路。”陈昊坐在木筏前头,打量着周边的环境,陷入了寻思。

从经过朱襄族码头开始算起,这已经是第四天了,两侧的高峰险峻依旧,不同的是喝道两侧的平地又慢慢地变得开阔,来到兽林部族所在的领地时,这里变成了一条宽达一公里的峡谷,这条峡谷两侧的山峰便是之前河道两侧高山险峻的延伸,一直延伸到北方天际,而越往北,峡谷的宽度就越大。

峡谷之中便是姜水,姜水两旁便是平原,兽林族人便生活在姜水旁,他们沿着姜水盖了五个土城寨,城寨的规模都不大,大约只有两百多人的规模。

山谷里没有树木,却长满了很多杂草,其中有很多杂草是艾草,也就是兽林族人常说是萧草,这条通往北方不知道哪里的峡谷也称为萧地。

“北方大漠上骑马的部落,便是通过萧地南下,前往我们太昊部族的领地,这里对于我们太昊部族来说,非常重要!”陈昊看着面前这条长长的峡谷和长长的姜水陷入了寻思,之前碰到的骑马民族便是来自北方大漠上的部落。

“太昊,这里距离太昊族远着呢,怎么会对我们重要呢?”旁边的小石头挠着头不解地说道。

“未来,我们一定要在兽林部族这里建一个县,建一个重要的关卡!”陈昊笑道,“走,去见一见兽林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