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旱情与水车(2 / 2)

哪个地方浇水困难缺水,就从其它地方取水过来灌溉,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部落人也会这种做。

“嗯,我们需要挖更多的水井,不过,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灌溉工具,有了这种工具,我们就能多开垦田地,可以在地势更高的地方修筑水沟灌溉,甚至能在山坡上挖沟灌溉。”陈昊道。

“在山坡上也能灌溉?水都是往低处流的,还有这种工具吗?”

“是啊,现在河里的水位比我们的田地低了近一米,低处的水怎么可能往上流?”

族人们听到陈昊说的设计,一个个摇头表示不相信会有这种能把低处的水流向高处的灌溉工具。

造车工场。

“怎么样,我让你们造的械件,造好了吗?”陈昊问道。

“好了,就在那里,油漆应该都干了。”一名工人指着场地的一角回道。

陈昊与一众官员走近。

这里摆放木件、木筒、轴承、支架等零部件,每一块械件都涂上了褐色的漆。

“就是这种工具吗?”阿骨皱着眉头问道。

其他人也是皱着眉头看着,实在想不出这些机械件怎么能把水往高处流。

“对,我们要造的是水车。”陈昊说道。

说罢,他就吩咐人将这些零件搬出太昊城,在附近一条河的旁边放下,并且组装起来。

炎炎夏日,太阳猛烈,离河远一点的草都被晒瘪了,很多人在忙着给树和作物浇水。

陈昊看到有人浇水,想了想,便立刻上前大喊道:“所有浇水的人立刻停下来,都过来,都过来!”

喊话声很快就传播下去,附近的人陆陆续续地来到他面前,甚至连农业大臣耘嫂也赶了过来。

“太昊,现在那么热,都要晒死我们的作物了,要是再不浇水,作物就要死了。”耘嫂十分焦急地说道。

陈昊望了一眼头顶上的太阳,回道:“唉,现在是夏天,也是温度最高的正午时候,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浇水啊!”

“啊?为什么?可我们的作物都要晒死了。”耘嫂很是不解地问道。

“因为夏日正午的温度高,土里的温度也高,植物的根是很脆弱的,若我们在这个时候给作物浇水,植物的根就受不了温度的变化,作物的根就会坏掉,作物就会死亡。”陈昊认真地给在场的农民教着农业知识,“所以,每到炎热的夏天时,我们浇水的时间应该在早上十点前或下午四点后,不能在气温最高的时候浇水,你们明白吗?”

在场的农民个个点头,把这个知识记下来,有人还表示,他们之前在正午浇水,确实发现有一些作物莫名其妙地死掉了,原来是这个原因。

“太昊,你们造的这个大车轮,是干什么用的?”

“是要造一辆巨大的车子吗?”

农民们很快就发现陈昊旁边的那个巨型器械。

“哦,这个是方便我们灌溉的水车,是一种新农具。”陈昊说道,“有了它,我们就能把低处的水引到高处,我们可以把地势更高的地方开发成田地。”

“真这么厉害?”

“那边的地的地势很高,我很早就想在那边开发田地了,可是要挖很深的灌溉渠,我一直在为这事发愁。”

“如果这种水车能把水引导高处,我们的田地就不用太高近大河,可以更往被开发,每到雨季,大河的水就往上倒灌,可把我愁坏了。”

农业大臣耘嫂听到陈昊说的这种水车的功能后,也是马上联系到水车的用处。

水车在东汉时期被发明出来的,水车的发明,能够让人们开发地势更高的地为田地,而且有了水车,就能修筑各种水资源充裕的田地,让水源不充裕的瘦田变成肥田,从而使得农业带来飞跃的发展,而且在出现旱情的时候,水车还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无视水位落差的限制进行水资源调配。

听万耘嫂的话,陈昊也是连连点头:“嗯,是的,水车应用后,能大大改善我们部落的田地环境,我们部落的农业也会得到发展。”

接下来,陈昊和族人一起组装了水车。

这个水车高达三米,是用青铜作轴,以竹作辐条,圆圈的外面便挂着一个个竹筒。

三米高的水车并不大,属于小型水车,也属于试验品,但这样的水车,已经能满足太昊城周边的农业需求了。

将水车架在河里,流动的水流推动水车慢慢转动,水车边缘处的竹筒在一个接一个地沉入水里,然后被水流带动,上升到高处,竹筒的水就从三米高的地方流出来。

“太昊,就这样吗?”耘嫂看到水车转动,却没有把水引向田地,她就感到奇怪了。

“还没呢。”陈昊笑了笑,便吩咐族人取来一根被破开半截,中间的节都被掏开的竹筒,然后把这条竹筒放在水车顶部的水流下来的下方。

随着水车的转动,水车上部的水流出来后,经过竹筒流入到庄稼田地的水沟里,干旱的水沟立刻被水慢慢地资源,不多时,水沟就开始积水。

陈昊造了一个架子,让引水管固定好,站在一旁看着。

虽然水车每次抽出的水只有一点点,可水车是不需要人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点点的水却能把田地里的水沟灌满水。

“真厉害啊!”

“这完全不用人力,水就自动灌入田里了。”

“是啊,这条河现在的水位下降了那么多,距离田地都有一米的落差了,可这水车仍能把水灌上去,实在太厉害了,太昊说的果然没错。”

在场人看到水车的功效后,一个个赞不绝口。

“太昊,能不能把水车的转动速度调快一点?”耘嫂看到水车转得慢,就觉得不太满意。

“让它转快一点?”陈昊想了想,就道:“行!”

于是陈昊安排人在水车的上游处修筑一个堤坝,在堤坝处开了一个口子,正对着水车,冲击水车的水流加速,水车转动的速度也随之加快,田地里的水也在加速上涨。

水车的试验成功了,陈昊立刻下令几个工场去大造水车,在满足了自身的需求后,又把水车出售给附属氏族,为附属氏族解决燃眉之急,帮助大家度过今年的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