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和传说不同的福王、下(2 / 2)

“废物好呀,废物没有威胁,要不然像朱聿键一样,他被关在凤阳估计只剩半条命了!”对于雷卫东说自己的儿子废物朱常洵没有生气,只是苦笑着摇摇头。

龙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老朱的后代虽然有很多不成器,但也有不少有才华的,只是这些人在明朝苦逼的宗室政策下往往下场很不好。

唐王朱聿键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位历史上的隆武帝,是南明政权中的第二位君王,也是一位较有作为的帝王。

因为被爷爷讨厌,朱聿键从小和父亲被囚禁在承奉司内,生活的困难没有压垮朱聿键,即使身处牢笼,朱聿键仍埋头苦读,钻研儒学典籍,没有浪费光阴。

终于苦尽甘来,继承了唐王的王位。

成为亲王的朱聿键一心想报效国家,看到清朝王爷阿济格率兵攻打北直隶等地,连克宝坻,直逼北京。

他报国心切,上疏请勤王,崇祯帝不许,让他在家老实呆着。

可是朱聿键不干,他散尽家产组织了一只数千人的队伍从南阳北上勤王。

虽然没有遇到清军但中途和农民军交手,乱打几阵,互有胜负,最后被崇祯勒令返回南阳。

虽然说朱聿键违反了明朝藩王尽可在王府内享乐,惟独不能兴兵拥将离开藩属的法例,但国家危亡之即,自己家人愿意挺身而出总是一件好事。

如果是老朱,朱棣这样的雄主绝对会褒奖朱聿键来收取宗室杰出弟子的心。

而崇祯呢,直接以唐王违反祖制,于当年冬十一月下部议,废朱聿键为庶人,关进凤阳皇室监狱。改封其弟弟为唐王。

崇祯是威风了,但他把宗室的心全都伤透了。

在他哭诉宗室子弟都不理解他,只有他一个为国家忙活的时候,他怎么不想想,你让宗室子弟怎么帮你。

帮你就是违反祖制!

由于太祖规定宗室不得参与“士农工商”,他们不能出仕为官,也不能参军杀敌,甚至连经商种地都不可以。

那些亲王、郡王、将军还好,那些地位低的比如奉国中尉,发的俸禄连自己有养活不了,又不能自谋生路,以至于很多人自杀或者隐姓埋名脱离宗室的身份。

更可气的是崇祯还严厉处置外逃宗藩,要求地方官护送外逃宗藩回原籍就藩。让宗室子弟跑都不能跑!

于是宗室们只能成为笼中困兽,坐以待毙,这就导致他们做出了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举动。

秦王朱存枢,在农民军大兵压境情况下,拒绝了官军恳请他出资给将士们购置棉衣的提议。成都蜀王、武昌楚王,宁可钱财堆积如山,也绝不捐金助饷,还有眼前的这位福王,富可敌国,不肯出一金来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