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赶路(2 / 2)

红楼兵仙 木穴川 0 字 9个月前

是的,这种树木的树胶含有大量糖分。

当年老国公给贾珲尝糖棒的时候,贾珲都惊呆了。

在三百多年前虞朝末年,百越土司叛乱,给濒临崩溃的虞朝捅上了最后一刀。

土司们一度入川,打到了剑门关。作为军粮,奇立部也携带着糖棒来到了四川。

土司叛乱最后被当时的益州太守分化瓦解打败了。

而这种军粮,糖棒引起了太守的注意,并引进种植这种糖胶树。

随着大凉立国,糖胶树也进入了朝廷的视线中,大凉也很重视开发糖胶树的作用。

经过三百年的不断研究,糖胶树最大程度的得到了开发,并培育改良,在全国都开始栽种,最北种到了大同一带。

糖胶含糖量丰富,品质最佳的糖胶甚至只是晒干了磨成粉就是最顶级的白糖,与蔗糖吃多了上火不同,糖胶本身还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如今大齐的糖价虽没低到几文一斤的程度,但也远低于盐价,成为寻常人家最常用的调料了。

什么天赐神树!

发展到大齐朝,直接在糖胶里加入肉干、猪油(也可以换牛油、羊油或植物油,根据产地变换)、盐巴、炒面或炒米和碎海带,揉成条后晒干。

经过休整后大概两岁婴儿的手腕粗细的一根糖棒就制作完成了。包裹上油纸,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作战的时候,配上点水,一根糖棒能吃一天。

西征胜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种天赐军粮了。

有这种军粮,大齐竟然没打到天边去,贾珲没想明白。

因为糖棒便携易带,只要每人背一背包糖棒就能吃很久,完全可以抛却运输队。

加上一人两马,马匹可以在背负铠甲装备的同时背负更多的糖棒,甚至骑兵本人还能再背一背包,贾珲的行军速度快到只花了二十来天的功夫就从伊犁急行军到了昆仑山脚下。

今天运气很好,发现了一片有个小水塘的绿洲,贾珲决定今日提前扎营休息。

水澈安排嗯、人打猎去了,糖棒是贾珲准备在翻越雪山及进入高原长时间找不到食物的时候而准备的,能少吃就少吃,所以在进入雪山之前,能找到新鲜食物的时候尽量还是吃点新鲜的。

这是一个因为雪山融水流入一个小水坑里形成的洼地。

上游自然是连接到雪山,然后流入水坑中,形成了“中”字型的一小片绿地。

下游就消失在了茫茫的沙漠中了。

奇袭兵团的将士们熟练的在上游处安营扎寨,这里的水干净许多,地势也高,万一发大水了也不会被淹到。

中间的小水塘则被当成了浴池。

鬼知道这群人怎么忍受得住冰凉的冰山融水的。但没办法,这地界能烧的东西不多,尽量还是做饭用吧。

贾珲照例给他们用干姜熬了姜水祛寒,如今都走到和田了,再走就是昆仑山口了,贾珲觉得这群厮杀汉们也不想受了老罪穿越沙漠都没事,反而因为凉水洗澡而倒在雪山脚下。

至于下游,就留着清洗衣物跟给战马喝水。

饭后,坐在篝火前谈天说地消食的将士们也陆陆续续的回帐篷休息了,自上一次在叶城休息后,已经连续赶了好几天路了,产生的疲惫感让这群铁打的汉子们也有些吃不消了。现在他们只想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

贾珲趁着还有些热水,蘸着毛巾好好擦洗了一下身体,就坐在帐篷里开始书写行军笔记。

由于要快速行军,而且西域的变数如马匪啊,毒蛇毒蝎之类的东西不少,人少了很容易折在沙漠里,而且城与城之间的距离太远,所以就连都护府的命令有时候也会传达不到。

所以朝廷就赐予了都护府各地驻军极大的自主权,但必须要记录随军笔记,不光是主将要写,但凡千户及以上的军官都要写这个,以便日后多方面对比记录。

就在一小碟牛油即将烧尽的时候,贾珲也写完了笔记,伸了伸久坐不动的腰,贾珲翻身躺进了睡袋里。

贾珲眼神迷离的望着帐顶,感受到冰冷的被窝,他越发的怀念月理朵了。

贾珲又起身走出了帐篷,和几名守夜的士兵打了声招呼,走到稍远的地方去放水。

抬头望天,今夜的月亮没有乌云遮蔽,完整的挂在天上。

贾珲转头看向东边,有些想家了,两辈子头一次离开家,甚至一走就是三年多。

也不知道家里人怎么样的,自己编的戏受不受欢迎?

前世的自己很喜欢看话剧、歌剧、戏曲甚至是岛国的歌舞伎,虽然大部分国外的剧看不太懂,多数时间只是看个热闹,但自己在家的时候也会模仿身姿玩。

老公爷健在的时候看到自己闲来无事写的勉强能叫剧本的东西也很诧异,但也没说什么,有个爱好总比出去惹是生非强。

随即又叫人请了几个琴师来教自己。

自作自受了属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