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战事结束(2 / 2)

红楼兵仙 木穴川 0 字 9个月前

一番感慨过后,贾珲进去拜访了一下,结交了一下和自己同辈的成家少主公孙拾遗,吃了顿饭就回去了。

对于这些完全没有力量,而且周围全是绣衣居住的“客人”们来说,结交朝中新贵自然是最紧要的事情,贾珲以灭国之功自当称为大齐朝堂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自当结交一番。

对于勋贵而言,结交这些“客人”完完全全都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进行的,他们也不会牵扯到政事上,生活基本上处于除了犯法和造反外什么都能做,什么都有,好东西还不少,身份也很高,只要没有权利往来,自然是勋贵交友的最好的人选,无他,事少,可以只谈风花雪月。

。。。。。。

日子又过了18天。

察罕丹津和拉藏汗被人先行带去河西了,用以劝降和硕特北军。

另外,陈净远和石元修一行人也终于回来了。

远征部队的三千多人聚首,朝着长安进发。

经子午道翻山越岭,因为带的东西不少,有没有作战任务,一路游山玩水地走了半个月才到。

。。。。。。

长安。

自汉太祖刘邦筑城至今,一百多个皇帝选择了这里作为国都,历经千年风风雨雨,在不断的被摧毁和重建过后,这座饱经风霜的城市成了大齐朝的西行在。

国朝初年,无数宫阙只保留了前朝凉室的皇宫——大明宫。作为齐皇西巡时的行宫。

后来,因为大明宫太大了,齐朝的基本盘不在关中而在关东,几十年不来一趟,维持这么大的宫殿太费钱。

便废弃拆除了大明宫,重修了快塌成废墟的汉未央宫,并以未央宫为中心,重新规划设计了长安。

三千多人的大军在经过蓝田县的时候就进入了蓝田大营驻扎,在和大营的军官交接之后,一行人便朝着长安进发。

齐律,无作战任务或作战任务结束时,千户以上官员无需住在军营里,但需报备去向。

骑马狂奔三十里之后,贾珲一行人终于在日落宵禁前进入了长安。

原本是没有宵禁的,但自从帖木儿犯边那时候起,整个关西就进入了战争状态,开始严格施行着宵禁。贾珲等人也赶紧回了个家的府邸。

因为长安仍然是行在级别的城市,荣宁二府自然在这里置办了产业。

两座袖珍的国公府。

进了同样被称为宁荣街的贾珲立马感受到了家的氛围。

中门大开,留守在长安的家生子小厮和亲兵们整齐地排列在正门两侧,引得长安人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

站在街头眼尖的小厮看到一行人骑马赶了过来。

“珲大爷到家了,珲大爷到家了!”

小厮大声向后发传递着消息,随着一个又一个小厮的喊话,周围的长安人自觉的让开道路,恭候着得胜还朝的将军,这是老秦人自秦灭六国算起,延续千年刻进骨子里的规矩。

长安荣国府的管家韦柒大开中门,恭迎得胜归家的大少爷。

“小的韦柒,领着长安府邸诸家仆恭迎大少爷得胜还家!”说罢,韦柒带头跪下,向贾珲行礼,身后的小厮家丁们也紧随其后。

“免礼,大齐万胜!”

门前的小厮们和围了一层又一层的长安百姓们齐声大喊:“大齐万胜!”人群中走出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伯,被家里人扶着颤颤巍巍的朝贾珲走来。

贾珲连忙下马,迎上前去拖住老人的胳膊。

韦柒向贾珲介绍:“大少爷,这位是咱们这一片年纪最大的长者杜老太爷了,今年一百一十三了!”

“啊!长者赎罪,小可本应登门拜访,没想到竟让长者亲至,该打该打!”

这么老的老人可是国宝了,依照齐律,所有年过九十的老者都要由户籍所在的里或街共同奉养。

若是邻里有官员勋贵和有举人以上功名者,需全权承担奉养费用,逢年过节还要去拜访。

以往贾家没有主子在这,只能由大管家韦柒代为拜访,现在家里真正的主人来了,定是要去拜访老人家的。

“呵呵呵,老朽有什么好拜访的,说实话,就连受府上供养老朽都感觉受之有愧,没什么能为府里做的,唯一擅长的也就是能活,再多活几年给府里积德。

老朽这次前来就只为了闻讯少将军一个问题,就当是少将军拜访了吧,用不着再跑一趟了。”老人家说的很慢,思路也有点不清晰,但话还是清清楚楚的说了出来。

“长者问便是,莫说一个问题,就是十个百个也不在话下!”贾珲伸出左手拍了拍胸膛。

“少将军,高原真被咱们打下来了?”老者颤颤巍巍地问道,手紧紧的抓着贾珲的胳膊,坚定的看着贾珲。

“是,高原被咱们打下来了,此次出征,阵斩十八万,生擒和硕特汗王拉藏汗及太师察罕丹津!大胜!”贾珲迎着老人的目光,一字一顿的回答道。

“好啊,好啊,阿爷,阿兄,你们看见了吗,高原是咱们的了!”说着说着,老者老泪纵横。

全场也从喜悦变得有些压抑。

百年前,和硕特趁天下大乱之际,劫掠西北,老者的父亲在外送信被掠走,死在了高原上,兄长又被抓了壮丁送去守城,生生摔死在了城墙下,自此,高原就成了老人的心病。

现在,就连他们的大汗都被齐军生擒,老人感觉前所未有的痛快。

“好好好,高原终于完蛋了,老朽就是当场死了也瞑目了!”

“可不敢这么说,如今战事即将结束,四方蛮夷竞相俯首称臣,太平日子就要到了,老人家可要好好享享清福啊,哈哈!”

贾珲可不敢让他当场死在这里,这么老的人以为自己这句话当场咽了气,无论说了什么,自己都要受点罪。

气氛再一次活跃了起来,在承诺大摆三天流水席后,声势更是要掀开屋顶一样。

寻城武侯站在街外着急的直跺脚,这都宵禁多长时间了还不回家,但看着前面荣国公府的牌匾,也只能干着急。

贾家是衰落了,但那也要分情况,对他们这些底层来说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得罪不得。

贾珲也有些累了,韦柒见状,掩护着贾珲进了府门,自己留下来劝大家散去。

武侯们终于松了口气,在韦柒打点下,承诺把百姓护送回去。

不光宁荣街,其他各家也是这样,宵禁数年的长安城在得胜归来的后生们的热闹下,逐渐恢复着往日的活力。

跨过火盆,府里临时找来的家生子丫鬟们手忙脚乱的卸下了盔甲,洗漱了一下吃了点晚饭,疲惫不堪的贾珲就来到东院睡下了。

。。。。。。

虽说同为“客人”,但实在是没有人敢结交长安城的这家人——大凉晁氏。

前朝余孽。

大胆如贾珲也没敢去认识认识他们,老老实实的和自家兄弟们拜见了长安城中的各个高官们之后,大白天的就冲进平康坊,早上夜晚各一家,十天没出去。尤其是这家叫燕来楼的六百年老店,姑娘的质量更是艳绝长安。

就在贾珲扶着腰准备回家休息一下的时候,韦柒来报。

和硕特北军统帅,平章事宝力德降了。

整个长安无视宵禁,欢庆三天三夜。

贾珲知道,回燕京的时刻也要到了。

安西都护府的众同僚跟着大都护吕观也已经入玉门了,月理朵也在队伍中。

贾珲谢绝了一切应酬,专心在家调养身体,准备几天后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