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2个好消息(2 / 2)

回眸1991 葡萄无牙 0 字 9个月前

是因为政府方面的一些争论,互相推诿扯皮,最后耽误下来了。

长安街壹号开发区块内,牵涉到国家各部委下属共40多家单位,7家小型街道企业,还有权属归于各单位的居民住房,没有一个统一的经营主体。

而成立不久的燕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作为行政机关,管不了那么多的国家部委,自身收取不到利益,反而会惹得一身骚,当然也不愿意多事,于是在扯皮中日子一天天过去。

太平洋公司3000万美金一期拆迁款到账,很快便被各拆迁单位瓜分一空,有的单位搬迁了,有的则没搬,动作慢一点的就没拿到,有的还在向上级单位提要求,乱七八糟反正是什么情况都有。

签合同这事儿真没人问,国有资产管理局也不愿意牵头办,事情便这么耽搁下来了。

后来的项目叫停以及转手,再叫停乃至于最后又回到太平洋公司的手上,这里面一波三折,说不尽的辛酸无奈,皆源于此。

实力弱一点的开发商,拖死拖残废的也不稀奇,可以理解为改革中的阵痛。

王耀城手上拿的第二份传真报告,就是博弈终于有了最终结果。

好消息传来,燕京市政府最终采纳的太平洋广场投标方案三,将会由市级国有资产管理局签署正式的开发合同。

太平洋广场项目位于长安街壹号区块,占地总面积22万平方米,向南延伸至露公府街,向西延伸至南池子社区,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投资规模18亿美金,建设期七年。

规划中包括16栋高层写字楼(太平洋CBD),八座中式豪华公寓(太平洋王府),两座大型商业广场(太平洋至尊广场和家乐福大卖场),一间豪华五星级酒店(太平洋凯宾斯基酒店)一座会展中心(太平洋国际会展中心),一座中式古典公园,一条千米古建筑步行街,一条地下商业街。

与原来的项目方案相比,方案出现三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投资从130元人民币变成了18亿美金,兑换一美元,投资压力反而减轻了。

第二个变化,增加了一条地下商业街。

第三个变化,建设期从八年缩减为七年,建设项目时间缩短一年,质量要求更高。

总体来说

太平洋广场项目建筑风格以大明时期为主,与燕京城总体建筑格调相符,融入了强汉的恢弘,盛唐的华美等建筑语言,荟萃汉家建筑精髓,是一座纯正的中式古典风格大型建筑群。

重檐叠嶂,处处皆景

整体太平洋广场项目,采用了华清大学刘翰墨教授为主设计团队方案,代表了国内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

真正诠释了那句话;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王耀城考虑了下,亿美元开发资金从红帽公司调拨,加上去年支付的3千万美金启动资金,支持项目顺利推进不成问题。

盘算一下手上可以支配的钱,除了香港证券账户之外,

亿美金,在发现网景公司的股票异动之后,亿美金,绝大部分,也逐渐抽离了网景公司。

最终,网景公司账户上只保留两百多万流动资金。

亿美金,亿美元推进太平洋广场项目,依然持有6亿美元巨款。

淮州八寸晶圆生产基地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还有最后的约1亿美金款项未付,需要在年底前支付完毕。

这样算下来,红帽公司背负花旗银行总额14亿美金银行贷款。账户上可以保留5亿美元流动资金,用作雅虎公司第二轮IPO融资以及其他的并购开发项目,资本金还是充沛的。

房产开发项目,没有可能全部用自己资金,大部分要靠银行贷款,能有30%自有资金已经是非常充沛了。

如此一来,

亿美金,亿美金的拆迁款,土方项目交给自家的太平洋建筑公司,其余资金足可以应付项目前期施工需求。

重生来到这个世界,总得留下点什么。

太平洋广场项目寄托了王耀城一份美好的梦想,而且可以带来稳定的收益,妥妥的一只下金蛋的鸡,没有理由放手。

与其给太古集团去赚,莫如留在自己手里,太古集团哪儿凉快哪里歇着去。

太古集团开发项目有一个特点,就是慢。

香港太古城为例;

1970年初,太古船坞迁移到青衣岛更名为“联合船坞”,1972年成立了太古地产,在原址上进行房地产开发。

1975年至1985年,太古地产在此期间,共建造海景花园和海天花园两个高档楼盘。

1982年至1992年,太古中心一期到四期分别落成,成为港岛东区最大型的购物中心。

一个太古船坞二十年下来依然没开发完,体现了细水长流的精髓。

太古集团是个有严重拖延症的老牌港商,燕京城长安街一号项目交在他的手里,20年都开发不完。

时间长达16年的整体开发计划提交上去,原先支持太古集团的领导傻眼了;

这……

没开玩笑吧?

细思恐极,没人敢想象,燕京城长安街核心位置始终脚手架林立。

16年,差不多一代人的时间了,莫要说政绩,啥都黄汤了。

太古集团秉承英国人一贯高傲,固执的态度,很难沟通,是这个项目出现转机的关键性因素。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说到底,王耀城真正应该感谢的是这帮子思维僵化的英国佬,固执僵化的保守自己的传统,与日新月异的神州大地彻底脱节。

现在最流行什么?

是拓荒牛精神,是每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是锐意改革创新的特区精神,它代表着从里到外的深刻变革,渴求发展的决心,迎着改革东风趁势而起,不能够适应的全部都要淘汰。

渴求跨越式发展的急躁心态体现在经济的各个层面上,从上到下都急于做出耀眼成绩,海岛省房地产泡沫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