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回家(1 / 2)

独战三国 吴僧 0 字 8个月前

 在朱的见证下,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徐、秦颉最终还是答应了刘宠狮子大开口提出来的赔偿要求,结果真让人咋舌。

原本徐、秦颉无论如何都不答应刘宠的要求,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朱也在一边虎视眈眈帮着刘宠说话,徐、秦颉才不得不答应下来。对于朱来说,南阳和荆州付出什么代价,刘宠得到多少好处,这些与他都没有关系,朱只要宛城不乱就行。

为了防止徐和秦颉耍赖,刘宠又把二人留在了营中,当然是好吃好喝的供着。崔琰、程昱等人则拿了盖了荆州刺史和南阳太守印鉴的文书,前去南阳各县和襄阳以征调钱粮的名义去取赔款了。

为什么要去襄阳运钱粮呢

主要是大半个南阳郡的钱粮都不够满足刘宠的要求,徐作为荆州刺史这才搭上了半个襄阳的钱粮。

南阳是大郡,富啊襄阳是荆州首府,那更是富啊

虽然南阳经历了黄巾之乱,比不上这个结果才让人咋舌呢

南阳加上襄阳的钱粮那得是多少啊,这不用细算都知道。总之,有了这笔钱粮,不说刘宠自从出兵讨伐黄巾以来的消耗可以补足了,就连购买俘虏和安置黄巾的钱粮也够了,至于余下的完全够陈郡这样的小郡发展个两三年的了。当然,现在的陈郡已经不是小郡了,人口都突破二百万了,不过陈郡毕竟只有九个县,刘宠完全可以用南阳和襄阳的钱粮把这九个县发展起来。

当时谈好这个结果,朱身边的孙坚和张超简直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看这样子,刘宠倒成了黄巾之乱最大的赢家。”这是孙坚和张超当时心里的想法,二人不禁对刘宠又敬又畏。刘宠能征善战就算了,还会搞钱,关键是胆子还大,竟敢敲诈一州刺史、一郡太守,这给孙坚和张超十个胆子都不敢的,至少现在这二人是不敢的。

孙坚就不说了,作为朱部将的张超也是汉末的一方枭雄,张超就是那个历史上和曹操死磕的陈留太守张邈的同父兄弟,任广陵太守期间带兵参加过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

孙坚和张超作为汉末的枭雄,以二人的眼光肯定能看出天下大势。

现在黄巾完了,朝廷平定了黄巾,应该算是赢了,可惜野心之辈也趁机而起了。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西凉的韩遂、边章、北宫伯玉,至于其余的枭雄也都在这乱世初启之时积攒了实力,比如曹操、刘备,孙坚也自然不在话下。所以朝廷虽然赢了,可这都是表面上的,而刘宠才是实打实的赢家,转战豫、兖、冀三州获得了数十万人口,在宛城又从南阳和荆州身上咬了一大口,得到了巨额钱粮,所以现在的刘宠是又有人又有钱又有地盘还有粮,一旦发展起来,那完全不敢想象。

刘宠整天在大帐陪着形同软禁的徐、秦颉喝酒打屁混时间,刘宠麾下的文武却忙得要死,上万兵马派出去到南阳、襄阳各县转运钱粮回陈郡,这让刘宠的大营显得空虚了许多。可也没人敢捋刘宠的虎须啊,徐、秦颉的兵马被王越强行收编在达成协议之后,为了向二人示好,刘宠留下了南阳和荆州兵马的精锐,将老弱还给了徐、秦颉,就这二人还对刘宠感恩戴德呢,至少是表面上的,至于心里怎么问候了刘宠的祖宗,那就不知道了。

所以,徐、秦颉想趁刘宠大营空虚对刘宠不利是不可能的,至于朱倒是兵马整齐,可人家朱懂大局啊,一心维持着宛城的局面,一面等候朝廷的旨意。

平定宛城的最后一战已经过去许久了,呈送朝廷的捷报算算日子早就送报灵帝手上了,为何迟迟不见旨意呢

这让朱等得焦急又纳闷。

就在刘宠快把南阳和荆州的赔款全部运完的时候,朝廷的旨意终于到了宛城。

要迎接圣旨,刘宠自然得把徐和秦颉放了,钱粮也运得差不多了,刘宠也不担心二人再玩什么花样。

作为东道主,南阳太守秦颉在宛城的太守府摆设香案,恭迎天使。

宦官宣读完旨意,宛城诸事也告一段落。朱也总算可以松口气了,有了朝廷的旨意,不用担心刘宠和徐、秦颉掐起来了,他也终于可以抽身离开宛城了。

朝廷封朱为右车骑将军、钱塘候,克日领兵回朝正式接受册封。

孙坚封别部司马,领兵进关中助皇甫嵩打韩遂。

朝廷征调皇甫嵩去平定西凉,皇甫嵩虽出身关西将门,可奈何韩遂、边章、北宫伯玉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尤其是西凉兵长枪快马,朝廷官军无法抵挡,皇甫嵩节节败退,韩遂等人趁势打进了三辅,直接威胁到了长安。

已经从大司农升任司空的张温上表灵帝,征调孙坚领兵前去长安助皇甫嵩,毕竟孙坚勇猛善战之名不在刘宠之下,所以孙坚才封了别部司马。

本来朝廷有声音征调刘宠前去关中助皇甫嵩的,可这个声音很快就被掐灭了,“刘宠那贼子可不是什么好鸟,在冀州招降纳叛的所作所为姑且不论了,竟敢在南阳挟持荆州刺史和南阳太守,这是要造反啊,还敢说征调刘宠带兵去关中,汝莫非是刘宠同党耶”在这种论调之下,再没人敢说调刘宠去关中了。

朝廷旨意之所以来得这么晚,主要就是因为刘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