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最漂亮的鲍鱼-孔雀鲍(2 / 2)

公路沿途,大部分都是平地,且靠近海岸,地质以石头为主,树木不算茂密,修起来简单很多,预计需要15天-20天。

本来不打算让渔民参与修路的,不过现在或许可以,有任务奖励大法,渔民会愿意伐木换钱的。

之前李鸣考虑到,渔民进山可能会窥见金矿,现在却可以绕路伐木,避免他们进入黄金谷。

伐木那么久了,大赶海忙完,李鸣想休息几天,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好久没偷懒了。

到时,可以进山采金,李鸣早就想体验一把捞金的快乐,想到满盆都是黄金,内心非常激动。

激动不到3分钟,就被饥饿打断,天大地大,都没吃饭大。

“小龙,别欺负呆治了,回家吃饭。”

呆治可能孤独久了,也可能天性喜欢雨林,今天非要跟着进山。

到了雨林,它就成了小龙练习捕猎技巧的工具猪。

吃过午饭,从监控画面中,李鸣发现老何塞一直在码头,像在等他。

“风暴、小黄,你们跟上,小龙看家。”

小龙跑到一半,听到主人的命令,很不开心,不过不敢违抗,就看着两小只离去,回过头,它就找呆治发泄。

一时间,椰树林下,响起小猪尖锐的叫声,久久不绝。

老何塞一直望向马路,终于等到李鸣,高兴的捧着一物上前,被串出的风暴吓住。

1岁半的风暴,已经有成年彩南猎犬的模样,尖嘴利牙,凶狠的“狼头”,冷不丁的吓到老何塞。

“你手里拿着什么?”

听到李老板的问话,老何塞回过神,伸出手,“这是挖响螺时,采到的鲍鱼。”

散装英语,李鸣没听懂,不过看到实物,马上明白过来。

拿过鲍鱼,将近1斤,手感很重,外壳海藻特别多,看不出是什么品种,李鸣拿刀划开表壳,露出白玉带紫的颜色。

“孔雀鲍鱼?”

带着激动,李鸣划开整个贝壳,稍微清洗后,整块贝壳露出真容。

孔雀开屏,白玉中带有紫光流动。

正是孔雀鲍!

现实世界,只有南非的好望角海域才有孔雀鲍,那里两洋交汇,水流湍急、养分丰饶,是得天独厚的鲍鱼产地。

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孔雀鲍,拥有全球知名的细腻口感,兼具最美的纹理和形状,形容它为世界第一鲜鲍,不为过。

孔雀鲍美得清新脱俗,口感细腻柔润,纹理繁复精致,外形高贵典雅,美味颜值兼备,价格可低不了。

加上南非法律规定,只有持官方许可证的人士,才能合法捕捞,连游客潜水捡到都是违法的,更推高孔雀鲍的价格。

曾听闻40万天价饭局里的,清酒冻半头鲍,就是用孔雀鲍做的,每一份12800元。

不过这个价格,稍懂干鲍行情的李鸣看来,不见得有多真实,不过也侧面反应孔雀鲍的名声。

孔雀鲍产量稳定,加上走私量很大,干鲍在香江,大概标价6760元/斤以上,根据头数不同,价格差别极大。

养殖的鲜鲍,200元/斤(5-7只)以上,且是养殖超过4年的成年鲍鱼。

老何塞挖到的这只,现在不能收入空间称重,凭手感估计,大概8两左右。

这么大的鲍鱼,最少活了8年,非常罕见,能卖1500元以上。

这还是往最低估值,要是拿给张禾销售,能卖三千以上。

孔雀鲍合法的捕捞量,每年有几百吨,非法的合法的近十倍,大部分都流通到香江,由此进入内地。

每年近千吨孔雀鲍的消费量,李鸣拿出雾岛的孔雀鲍,不会有多少人怀疑,更可能是羡慕,鸣禾能从偷捕人手里,买到鲜活鲍鱼。

更不会有同行眼红举报,毕竟大家卖的干鲍,大部分都是非法进来的,只不过干鲍在香江就洗白了,举报是自绝于整个行业。

“老何塞,鲍鱼价值非常高,适合制作干鲍,随补给船送回大陆。”

李鸣拍拍何塞因兴奋抖动的肩膀,“你们的赶海任务多了一项,每10斤孔雀鲍,奖励5币。”

老何塞心算,100斤就是50币,比所有任务的奖励都高,激动的喊叫起来,

“谢谢老板!”

李鸣制住他的热情,“鲍鱼生活在水深超过5米的地方,我不建议你们冒然潜水挖采。”

被一泼冷水浇灭躁动的心,何塞才想到大部分鲍鱼,生活在悬崖下的巨浪里,潜水的风险特别高。

今天就找到一只鲍鱼,运气特别好,也足以表明,浅海区孔雀鲍的罕见。

“明天是大退潮,你们可以到悬崖礁石看看,相信收获不错。不过别忘了,涨潮时间。”

又惊又喜,一时间想太多,老何塞呆在原地。

“别想了,明天先到超市,黑板会写出退潮时间,当然还有工资可以领取。”

老何塞听到钱,马上将鲍鱼抛在脑后,回渔村的路上,都在计算今天的收入。

拉美人的数学也那么差?

看着嘴角念叨数字,手指数个没玩的何塞,李鸣很是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