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该有个说法(2 / 2)

若是这一坎过去,老头子立誓修身养性,再不去想那诸多钻营,当潜心钻研医术医理。

李太医收摄心神,抱拳一礼:“侯爷,伯爷,现在无事,老朽先告辞了!若是再有差遣,派人传唤老朽,老朽当即时赶来。”

“好,多日来,烦劳李太医为本侯诊治,本侯这里谢过李太医。”

张鹤龄身子稍转了转,抱拳一举,朝着李太医点了点头,应道。虽未有太多动作,但对于两者间身份上的差异,这点动作已是难得。

他很清楚,无论古往今来,医生这一职业,都该是受到尊重的职业,谁也不能保证不会遇到什么身体上的事。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能做的太多,好的坏的,甚至能在你毫无察觉之间。

因此,即便不能交好,至少不能交恶。索性以他如今的身份,无需表现的太过。稍微付出一些物质和口头上的表示即可。

于是,张鹤龄满脸真诚,吩咐道:“延龄,替我送送李太医,劳李太医多日奔波,咱们张家不能没点表示,你领着李太医去账房取一百两银子……”

“当不得侯爷赏,本是老朽分内之事,再者说,老朽实在未做什么……”

“哈哈,何须言这赏字!”

张鹤龄笑着摆了摆手,:“只是本侯的一点小小心意罢了,算是本侯结识李太医一场。往后,说不得还要有麻烦李太医的时候。

李太医也无需推辞,些许银两,不值当什么。等回头,本侯会让建昌伯去宫里回信、谢恩,陛下和皇后娘娘那里,我们兄弟也会给李太医提上一句。”

自己身子有没有事,只凭前世那些记忆就能知道,至少现在才24,大体不会有事。

要知道,记忆里的历史上,几十年后他长途跋涉一路颠簸2000多里跑到湖北,下车还能活蹦乱跳的去玩乐,可见差不了。

至于他对这个李太医比之前稍微又善意一些,盖因对方没有说糊弄他的话,更是没揽下治好他的功劳,也算难得。

或是因为怕担责任,或是因为医者本心,这都不重要。至少说明了,李太医还算清醒,也很理智,且还有一份坚持。

能当太医,水平肯定有,种种算来,也值得他一份善意。

“哥,那我先去……”

张延龄听得吩咐,尽管心里还有些忿忿,但兄长吩咐他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执行。

看兄长这里确实像是无事了,他未再多言,接着就头前向门外走去。

是正话,还是反话?

李太医有些不太确定。

他认真的端详了张鹤龄的脸,想看出点什么,结果,他看到的是满满的真诚,他也感受到了张鹤龄的那点善意。

他终于有些确定,这个寿宁侯,似乎说的是真的,让他还有些忐忑不安的心落定了。

大概,是不会有什么意外了,竟然还能有赏钱。

一百两对他这样的太医来说,不算什么大钱,他们这些太医,哪家在京城没点产业?

关键在于,这银子他所表示的态度。谁不知道,张氏兄弟,骄横跋扈,百无禁忌,对银钱看的极重。而且,昨日京里传着一些消息,张家这次要大出血了,此时送出的银子就更显得几分诚意了。

可这真不像印象里说的寿宁侯啊!

难道真是人言尽不可信?或是连说话、处事也是不能只一概而论?

人心和人性的复杂?

李太医心里思绪良多,不过,此时不是他多想的时候,于是,他背起药箱,未再多言,朝张鹤龄再施一礼后,转身跟着张延龄出门去了。

这一次的礼,倒显得真诚了许多。

张鹤龄心里暗自一笑。

两人离开后,丫鬟和下人开始收拾偏厅,接着就是上茶的上茶,锤肩的锤肩,捏腿的捏腿。

张鹤龄虽然融合了两段记忆历程,前世的价值观对他有不小的影响,但现在享受着服侍,倒也没有不适。

大概,无论何时何地,人心底里都有一颗安于享受的心吧,区别的也只在于,服侍你的是谁,你又是否有足够享受服侍的资格和资本。

张鹤大多是没有的,而作为张鹤龄,无疑,以现在的身份、地位,足够有这个资格。

两丫鬟的手软软的,动作轻轻的,身上不时飘来一丝清香,和着屋内的香气,涌入口鼻,沁人心脾。

张鹤龄放空了思绪,心灵一时澄净。

半晌,张鹤龄摆摆手示意丫鬟停下。

他站起身来,吩咐道:“芳苓,去叫一声卢管家,让他去把家里的各类契约都送去书房,说老爷我在书房里等他!”

芳苓应了一声,小碎步的出了门去。

“清芷,陪老爷去书房!”

未几,张鹤龄踱步来到书房。

丫鬟清芷依然乖巧的走到他的身后侧,轻轻的捶起了他的肩膀。

张鹤龄靠着椅背,半眯着眼睛,突然问道:“清芷,家里人还好吧?”

清芷稍微楞了一下,赶忙轻声回道:“侯爷,哪有甚好不好的,日子能过就行,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若是太好了,反而不实在。”

张鹤龄默然,小丫鬟说的轻轻的,且很自然,自然到理所当然。倒反而让张鹤龄一时有些感慨。

张鹤龄顿了顿,再次问道:“我记得你家应是京郊县的,离着不近。是因何来到府里的?”

清芷脆声道:“婢子是玉田县人,因家里没还上账,府里的德管事从我家……”

小丫鬟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不过,后面的意思张鹤龄已经明白了。

大致就是欠了他家的银子还不上,那个德管事,也就是他家的管事张德见账收不上,看这个清芷模样清秀就给带回来抵账。

至于用没有手段,不用提。银子呢,欠多少抵多少,也同样是小事,张德一般也不会汇报的那么细,他当时也不会在意。

“现在家里账还上了吗?”

“都还上了,家里还了些,婢子也有些月钱抵了些,德管事后来只算了本金。还要感谢侯爷把婢子留在您身边伺候呢!像芳苓和我家都还完了。”

清芷这次倒是回答的很干脆,而且,语气里感激的很。

张鹤龄笑着摇了摇头。赐名,再放身边,按照一般情况,人大点后基本是个通房,没准还能抬个身份当个姨妾。张德的领悟大致就在于此。

事实上,如今世道就是这般现实,只是,张鹤龄多少有些前世价值观的影响。

既然是半抢来的,如今打算和过去告别,也该有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