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什么时候开始叛变的?(2 / 2)

这个局布得很早,也布得很精密。

他们早早就想好要用这种方式取下平城,所以李贤昭败走到凉城时,才会带着残兵把凉城的粮食收刮了。

计毒莫过于绝粮。

一个再有本事的主帅,一支再强壮的队伍,没有粮草供应,就意味着老虎没了利爪与獠牙。

如果粮食充裕,父亲也不会那么早就带兵赶赴阴山阻截北燕人,完全可以反过来把他们围死在阴山。

但因为不止八万将士即将面临粮草不足的情况,便是平城的百姓,也将会因为没有粮食而饿死。

那种情况下,只有破解他们的合围,才能获得一线生机。

这个计划也很好理解,共分为两大部分。

一方面他们刮走平城的粮食,引将士们前往阴山;另一方面他们趁机往将士们喝的水里投放软骨散。

至于失踪的百姓,完全是个幌子,是个为了转移守城将士注意力的幌子,同时也是采盐的劳动力。

因为平城百姓的失踪,将士们的注意力必定会被吸引过去,北燕人也趁此机会开展他们的计谋。

直到时机成熟,他们便故意露出马脚给斥候发现。

这样一来,不仅八万将士的力量被分散了,在将士们毒发之时,也失去了抵抗能力,他们便不费吹灰之力取走平城,重创东陵。

那么他们又是怎么有机会投下毒药呢?

李贤昭败走平城时,必定让敌人在城中趁机安插了奸细,在守城将士们忙着固守城墙时。

这些奸细便救走李贤昭,从事先准备好的路径绑走平城的百姓。

待到将士们分散注意力到失踪的百姓身上,四处寻找百姓被运走的路线时,躲在暗处的这些奸细,便悄悄把魔爪伸到水里。

换做是她,在那种情况下,未必能想得到敌人会在水里投毒。

不是这八万将士愚蠢,而是这里应外合的计谋,布得太早了,早到刚赶赴边关,对一切都还不太熟悉的队伍,根本无法识破他们的计谋。

思及此处,白明微问:“七哥,李贤昭是什么时候叛变的,北燕南侵前,还是北燕攻破边防后?”

白瑜回答:“看起来是北燕攻破边防后,他为了不担失城之责的铤而走险。”

因为人多,白瑜没有把话点明。

但是背后要表达的意思,白明微完全能明白。

看起来是这么回事,但实际上可能在很早以前就已经通敌了。

败走不过是做出来的样子,实际上北燕人早就想好为了阴山的盐矿,夺走这五座边城。

而李贤昭败走,便是在为北燕掠夺城池铺路。

她也明白,这事与秦丰业脱不了干系,李贤昭必定是受秦丰业的指使。

但是这秦狗真的太妙了,李贤昭是他的妻弟,便是李贤昭犯下灭九族的大罪,只要他把老妻休了,秦家便能干干净净地摘出来。

就算到时候怀疑到他头上,他也完全可以用太子外祖这个身份来力证清白。

毕竟他是皇后的爹,太子的外祖父,按理来说应当好好辅佐太子才是,怎么会卖太子以后要接管的财富呢?

就算是为了秦家的长盛不衰,他要做的也是稳固太子的地位,而不是拆太子的台。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秦丰业才有恃无恐、肆无忌惮。

然而白明微细细想来,这表面上是在拆太子台的事情,换一个角度想,何尝不是为了太子做打算?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更新,第493章 什么时候开始叛变的?免费阅读。